课件31张PPT。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了解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知道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作出的努力;归纳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情境引入(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威胁世界安全的不安定因素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新课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直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新的世界格局?新课探究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两极格局的结束新课探究1989 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出现了由- .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联盟国家彻底解体。苏联的解体,最终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持续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冷战随之走向了终点。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新课探究新课探究(1)世界形势发展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2)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抬头等。新课探究2.地区冲突新课探究(1)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 新课探究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新课探究 在“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极大损害,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新课探究听听民众的声音:新课探究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新课探究(1)美国的野心: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新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一超多强”局面的初步形成新课探究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新课探究新课探究世界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新课探究①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以上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造成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呢?新课探究“一超多强”中“一超”和“多强”的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造成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实际上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新课探究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概括为四个“有利于”:(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4)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新课探究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2016年9月13日,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开幕。新课探究(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
(2)建立: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3)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新课探究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新课探究材料展示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设问:材料中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包含了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该战略的提出和践行有何影响?新课探究(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对策)新课探究随堂练习D随堂练习C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