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1节 固 体 第2节 液 体
练能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2019·天津七中期中考试)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C.晶体熔化时具有确定的熔点
D.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解析:选B 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体一定是晶体,故A正确;多晶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单晶体组成的,具有各向同性,故B错误;不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熔化时都具有确定的熔点,故C正确;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天然水晶为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就是非晶体,故D正确.
2.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
B.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
C.液体分子在振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
D.液体分子排列整齐,在确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解析:选C 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距较小,故A错误;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统计规律,故B错误;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故C正确,D错误.
3.一块厚度和密度都均匀分布的长方体被测样品,长AB是宽AD的两倍,如图所示.如果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和O2O2′方向测量,结果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 )
A.单晶体 B.多晶体
C.非晶体 D.金属
解析:选A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O2O2′方向测量结果均相同,说明该物体沿O1O1′和O2O2′方向电阻率(即导电性能)不同,即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所以A正确,如果是普通金属,可以分析出沿O1O1′方向电阻比较大.
4.(多选)把一条细棉线的两端系在铁丝环上,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将铁丝环浸入肥皂液里,拿出来时环上留下一层肥皂液的薄膜,这时薄膜上的棉线仍是松弛的,如图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某侧的薄膜,观察到棉线的形状,图中所标的箭头方向合理的是( )
解析:选AD 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把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产生收缩效果;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薄膜,另一侧的水膜具有收缩趋势,能使其面积减小,A、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用烧热的针刺破某侧的薄膜,不可能出现B选项的情况,B选项错误.
5.在天平的左盘挂一根铁丝,右盘放一砝码,且铁丝浸于液体中,此时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左端液体下移使铁丝刚刚露出液面,则( )
A.天平仍然平衡
B.由于铁丝离开水面沾上液体,重量增加而使天平平衡被破坏,左端下降
C.由于铁丝刚离开液面,和液面间生成一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张力使天平左端下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C 由于铁丝刚刚露出液面,液面上生成一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张力使铁丝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所以天平左端下降,故C选项正确.
6.(多选)关于液晶的分子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
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且稳定
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
解析:选AB 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某些性质.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性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即物理性质,故A、B正确.
7.(2019·上海中学期末考试)晶体内部的分子有序排列为如图所示的空间点阵(图中的小黑点表示晶体分子),图中AB、AC、AD为等长的三条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晶体分子可以沿三条线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B.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相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C.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现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C 晶体中的分子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沿三条线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故A错误;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故B、D错误,C正确.
8.关于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
B.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C.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
D.只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才会产生毛细现象
解析:选C 浸润或不浸润,是指一种液体对某一种固体来说的.孤立地说某种液体浸润或不浸润都没有意义.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浸润,也可能不浸润,例如水对玻璃浸润,而对荷叶就不浸润.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都属于毛细现象,只有C正确.
9.(多选)(2019·东山中学期中考试)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使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得到了厚度只有0.34 nm的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
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
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
解析:选CD 石墨、石墨烯、金刚石都为晶体且都为单质,A、B错误,C正确;两位科学家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D正确.
10.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
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
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
解析:选B 由化学知识知,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故A、C、D错误,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在培养器内注入清水,让两根细木杆相互平行地浮在水面上,再在细木杆之间轻轻地滴入几滴酒精,细木杆会“自动”散开,请解释这一现象.
解析:漂浮在水面上的细木杆,原来两边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表面张力作用,细木杆处于平衡状态,滴入酒精后,水的纯净度减小,内侧的表面张力减小,内侧比外侧的表面张力小,细木杆就散开了.
答案:见解析
12.如图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6.0×1023 mol-1,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 mol食盐中有NA个氯离子和NA个钠离子,离子总数为2NA,因而摩尔体积V与摩尔质量M与物质密度ρ的关系为V=,所以一个离子所占的体积为V0==.
由图可知V0就是图中八个离子所夹的立方体的体积,此正方体的边长d==,而最近的两个钠离子中心的距离r=d=× =1.41× m=4×10-10 m.
答案:4×10-10 m
课件23张PPT。第1节 固 体
第2节 液 体固知识、要点梳理石英 玻璃 形状 熔点 同性 形状 熔点 异性 形状熔点 同性 周期性 很小 固体 润湿 不会润湿 分子力 上升 下降 流动性 晶体 异性 练能力、课后提升点 击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