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用药与急救(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难点:
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2.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模型;收集有关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外出血止血等急救措施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四、相关资源
《【知识解析】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微课)》、《【教学图片】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示意图》、《【生物世界】现代急救与120、外出血的种类、止血带止血法》系列知识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生活在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时,不小心跌倒,发生了骨折或外伤出血等等。这时你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讲解: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了解急救的方法,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急救的相关知识。
【新知讲解】
(二)急救
1.紧急呼救
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第一步:判断意识。
第二步:拨打急救电话120。
角色模拟:家里只有你和姥姥两个人,姥姥有心脏病史,突然发作,晕了过去,你该怎样打急救电话。
(老师可充当“120”急救中心接线员)
学生观看角色扮演的同时,思考:
(1)这个同学在拨打电话时,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2)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展示:【生物世界】现代急救与“120”
(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现代急救与120》知识卡片)
拨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
(1)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大约年龄。
(2)简述最危急的病情,如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大出血等。
(3)讲清详细地址,如×街×号×楼×室。
(4)如果还有时间,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
2.心肺复苏
在急救车到达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1)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双手掌根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100下。
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1/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
(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力使病人胸廓有节奏地扩大和缩小,引起病人的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空气进出于肺,以达到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
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如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展示:【教学图片】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示意图。
第一步: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第二步: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
第三步: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
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为提高抢救成功率,201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顺序由“A-B-C”更改为“C-A-B”:Compressions(胸外按压)→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
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
急救措施
8岁以上
1~8岁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
胸骨下段约1/3处
按压手法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按压速度
每分钟至少100次
按压深度
至少5厘米
大约5厘米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30:2
小资料:人的大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6分钟,超过此时限就会出现大脑细胞损伤;超过10分钟,大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在急救时,越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越高。
角色模拟:几个同学一起去游泳,小明不慎溺水,大家齐心协力把他就上来,这个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
将准备好的人体模型拿出,请学生实际演示。老师和学生们一块观看,并指出不足之处。
3.出血和止血
在生活中有时可能会受伤出血,根据出血多少来判断是否送医院救护。但不管出血多少,都要采取一定措施,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出血的常识。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最常见的是毛细血管出血,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一般伤口较小、出血不多的损伤多为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这时,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对于动脉或大静脉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展示:【生物世界】止血带止血法。
思考:在进行止血处理时,加压或包扎的位点与出血点的关系是怎样的?
讲解:动脉出血,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为近心端;静脉出血,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为远心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有关人工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呼吸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
B.口对口吹气首先应该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口对口吹气过程中,应用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
D.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应离开,但捏紧病人的鼻孔不能松开
答案:D
解析:做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例2.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按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
?
A.动脉,a处 B.动脉,b处
C.静脉,a处 D.静脉,b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出血的急救。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首先明确破裂的是哪种血管。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在近心端止血即图中b处。
例3.当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救护者双手不叠放在一起,用掌根按压病人的胸骨下段约1/3处
B.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使其下陷约5厘米
C.救护者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
D.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就做1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答案:D
解析:胸外心脏按压时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双手掌根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100下。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般急救的方法: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止血等。
1.胸外心脏按压:若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使其恢复心跳。
(1)原理: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1/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
(2)方法: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1/3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
(3)有效标志: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
2.人工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原理: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力使病人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引起病人的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空气进出于肺,以达到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
(2)方法: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用力吹入,使病人胸廓膨胀,气体进入肺内→随即放开病人的鼻,待胸廓复原后,再重复上述动作。
(3)呼吸频率:人工呼吸的次数是16~18次/min,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4)基本原则:首先要使病人呼吸道畅通;保持16~18次/min人工呼吸频率;细心操作,防止损伤病人的肋骨。更重要的是耐心,应尽最大的努力,坚持到把病人送到医院抢救。
3.外出血的类型和止血方法
类型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
鲜红色
喷出,血量大
近心端止血,可采用按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结扎止血法
静脉出血
暗红色
冒出,血量逐渐增多
远心端止血,消毒、包扎
毛细血管出血
红色
渗出,血量少
一般可自行凝固止血
总结第二章用药与急救的知识。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微课)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解析】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微课)》视频截图)
七、板书设计
用药与急救
(二)急救
1.紧急呼救:120
2.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
(2)人工呼吸
3.出血与止血
课件31张PPT。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第2课时)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一、导入新课应该怎么办?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了解急救的方法,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二、讲授新课1.紧急呼救 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二)急救二、讲授新课角色模拟这个同学在拨打电话时,有什么需要改进的?1 当家里只有你和姥姥两个人,姥姥有心脏病史,突然发作,晕了过去。你该怎样打急救电话。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该注意什么事项?21.紧急呼救(二)急救现代急救与“120” 拨打一个地区的“120”急救电话,将连通整个地区的呼救网络系统。“120”会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指定就近的急救中心去救护病人,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现代急救是指在传统急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在医院以外,为各种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危重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急救后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救治。 拨打“120”,必须使用最精炼、清楚的语言说明病人目前的情况和需要何种急救,如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症状、病史以及病人所处的具体地点等。二、讲授新课(1)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大约年龄。
(2)简述最危急的病情,如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大出血等。
(3)讲清详细地址,如×街×号×楼×室。
(4)如果还有时间,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 拨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1.紧急呼救(二)急救二、讲授新课 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在急救车到达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2.心肺复苏(二)急救二、讲授新课 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双手掌根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100下。2.心肺复苏(二)急救胸外心脏按压二、讲授新课 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力使病人胸廓有节奏地扩大和缩小,引起病人的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空气进出于肺,以达到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 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如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2.心肺复苏(二)急救人工呼吸二、讲授新课 第一步: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2.心肺复苏(二)急救人工呼吸二、讲授新课 第二步: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2.心肺复苏(二)急救人工呼吸二、讲授新课 第三步: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2.心肺复苏(二)急救人工呼吸二、讲授新课 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2.心肺复苏(二)急救人工呼吸二、讲授新课 心肺复苏: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顺序:C(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30次胸外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2次人工呼吸,交替反复进行。2.心肺复苏(二)急救二、讲授新课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二、讲授新课小资料 人的大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6分钟,超过此时限就会出现大脑细胞损伤;超过10分钟,大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在急救时,越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越高。二、讲授新课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3.出血与止血(二)急救外出血的种类二、讲授新课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 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3.出血与止血(二)急救二、讲授新课 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3.出血与止血(二)急救二、讲授新课3.出血与止血(二)急救 对于动脉或者大静脉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法 出血量较大时,需要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如果当时没有止血带,可用洁净的布条,甚至围巾、领带等作为代用品,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紧急处理时要注意:止血带缠绕的力量应以止血为度,如果缠得过紧,会使组织坏死。当送往医院的时间过长时,每隔30分钟要短时间放松一下止血带,以恢复有关组织的养料和氧气供应。二、讲授新课 在进行止血处理时,加压或包扎的位点与出血点的关系是怎样的?动脉出血,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为近心端;
静脉出血,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为远心端。3.出血与止血(二)急救三、课堂反馈例1.下列有关人工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呼吸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
B.口对口吹气首先应该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口对口吹气过程中,应用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
D.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应离开,但捏紧病人的鼻孔不能松开D三、课堂反馈例2.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按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
A.动脉,a处
B.动脉,b处
C.静脉,a处
D.静脉,b处B 三、课堂反馈例3.当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救护者双手不叠放在一起,用掌根按压病人的胸骨下段约1/3处
B.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使其下陷约5厘米
C.救护者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
D.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就做1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D四、课堂小结此图片为《【知识解析】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 》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此资源。再 见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