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鸟的生殖与发育
学科
生物
学段:初中阶段
年级
8年级
相关
领域
动物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理学
教材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 7 月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内容,生命观念又体现在局部与整体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方面。
基于以上思想,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着重体现了局部与整体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探讨鸟的生殖与发育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爱鸟类,珍爱生命。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京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2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等。
学生情况: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实验观察能力,能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手段:板书与ppt课件结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
技术准备:制作课件、搜索视频资料等,统筹安排,明确小组分工,布置任务,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能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探究鸟卵的结构,并能说出各部分的功能。
3、能说出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
4、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关爱鸟类的情感。?
问题框架(可选项)
讨论问题:鸟类有哪些繁殖行为?
讨论问题:鸟类繁殖一定会筑巢、孵卵、育雏吗?
探究问题:超市买的鸡卵能发育成雏鸟吗?
探究问题:以鸡卵为例,你知道鸟卵有哪些结构吗?
实验问题串:怎么敲开鸡蛋的?→卵壳膜有什么作用?→气室有什么作用?→胚盘的作用?→卵黄、卵白的作用?
探究问题:从受精卵细胞到有壳的卵的形成过程?
探究问题:有壳的卵是如何发育成雏鸟的呢?
8、探究问题:早成鸟和晚成鸟有什么不同吗?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为什么要啄春泥呢?
生:鸟类要筑巢。
问2:鸟类筑巢的目的是什么?
生:繁殖后代。
师:我们共同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设计意图:诗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视频: 天堂鸟的繁殖行为。
问1: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鸟类的哪些繁殖行为?
生:求偶、交配。[板书]
问2:除了求偶、交配行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描述本组的观点。
[板书: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问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定要经过这些阶段吗?有没有例外?
讲解:杜鹃鸟不需要筑巢、孵卵、育雏。
小结: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包括经过求偶、交配、产卵。
[设计意图:介绍鸟的生殖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鸟卵的结构和功能(鸡卵为例)
问1:杜鹃鸟是如何从卵发育为雏鸟?
问2:超市买的鸡卵能发育成雏鸟吗?你知道鸡卵有哪些结构?
板书:根据学生描述,画出鸡卵的结构,并注上卵壳、卵白、卵黄、卵壳膜。
过渡:那么,它还有没有其他结构呢?我们打破卵壳,一探究竟。
问3:实验之前,老师要调查一下,你是怎么敲开鸡蛋的?为什么从钝端磕开?
讲解:鸡卵的钝端有空腔,空腔即是气室。[板书]
问4:气室有什么作用呢?气体从哪里进入卵壳的?
讲解:卵壳上有许多小孔,用肉眼看不见,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演示:鸡蛋放入40-50℃的热水中,观察卵壳表面产生的气泡。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1)学生阅读“学案任务一”,参照课件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步骤。
(2)第1步:用镊子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纹,除去卵壳。
撕开外卵壳膜,看到内卵壳膜 、气室结构。
学生汇报:发现内壳膜和气室,分析功能。[板书]
(3)第2步:将内卵壳膜撕破,把内容物倒入培养皿中。
学生汇报:发现系带、卵黄上的小白点(胚盘),分析功能。[板书]
讲解:通过牵拉系带,理解系带固定卵黄的功能。
观图:比较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的差异,分析分析胚盘的作用。
结论:超市里购买的鸡蛋不能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分步骤实验观察鸡卵,认识卵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三)卵的发育(鸡卵为例)
1、有壳的卵形成过程
问1:受精卵细胞如何发育成有壳的卵?
问2: 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什么部位呢?
图解:鸟的生殖系统模式图。
讲解:胚盘、卵黄、卵黄膜共同构成了卵细胞。
细胞膜——卵黄膜,细胞质——卵黄,细胞核——胚盘。
模拟实验:卵在鸟体内的形成过程。
操作:最后我们用镊子夹破卵黄膜。
[设计意图:着重讲有壳卵的形成过程,从精卵结合到鸟卵产出,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鸟卵的结构。]
2、卵的孵化
问1:有壳的卵是如何发育成雏鸟的呢?卵黄、卵白如何变化?为什么?
视频: 鸡胚的孵化过程(鸡的受精卵的发育过程)。
小结:通过认识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看出,鸟卵复杂的结构都是为了胚盘发育成雏鸟。
[设计意图:了解鸡胚的孵化,并且分析卵黄、卵白具有提供营养的功能。]
3、早成鸟和晚成鸟
问:卵孵化成雏鸟,雏鸟有什么不同吗?
育雏:鸟在孵出以后,发育过程不尽相同。
[设计意图:了解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差异。]
(四)爱护鸟类
展示讲解:灰喜鹊育雏期间大量捕食松毛虫。
古人就有爱鸟的意识: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爱鸟意识。板书设计:
鸟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多元综合评价:包括纸笔检、课堂行为记录(学习表现评价)。
除了纸笔检测评价方法以外,还要进行课堂学习表现评价,记录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量规
项目
权重
主要观察内容
基准分
评分
学
生
学
习
表
现
学
习
方
法
自主
20
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自主性的体现,自我评价的机会等。
A:54
B:48
C:42
D:36
每档均可在±6分内评分
备注:总分60分,另外40分为纸笔测试(作业)
合作
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合作学习的行为表现,(包括倾听别人的发言,参与讨论,共同完成探究和实验等)
探究
根据探究活动的不同目标,重点观察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态度、观念和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达成度。
参与程度
广度
15
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程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参预程度。
深度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水平。
学习效果
方法能力
25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知识技能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的目标达成度。
情感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简评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导入环节:以学生熟悉的诗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分析和解释现象,导入新课。
2、利用视频观察“天堂鸟的繁殖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鸟的求偶、交配等繁殖行为。经过小组讨论,根据已有认知,抽象和概括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通过特殊的种类如杜鹃鸟不需要筑巢、孵卵、育雏,认识鸟类生殖发育的一般过程即求偶、交配、产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联系实际,以“超市购买的鸡蛋能否孵出小鸡?”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鸡卵结构的兴趣。把观察实验转化成探究性实验,对比受精卵的胚盘和未受精卵的胚盘,比较差异,明确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得出结论,超市购买的鸡蛋不能孵出小鸡。在实验过程中,应用观察法,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有顺序的了解鸡卵的结构,并根据相应的结构分析卵壳、卵壳膜、气室、系带、卵黄上的小白点(胚盘)的功能。
4、利用模拟实验法,根据鸟的生殖系统模式图,模拟有壳卵的形成过程,分析卵黄和卵白的功能,理解系带的形成和作用。分析卵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在鸡卵中的位置,最后用镊子夹破卵黄膜,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5、视频观察卵的孵化和鸟的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再次验证胚盘能够发育成雏鸟。并且阅读教材早成鸟和晚成鸟的资料,了解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