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8 12: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设计
大曹庄管理区第二中学 赵桂相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是学习根的水分代谢的必备知识,同时也为今后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水分代谢奠定基础。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灌溉问题。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经了解,对于这些概念,学生在小学时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不能准确的进行描述,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吸水与失水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道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过程。
(二)教学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教学手段
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内容是中心问题。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由浅入深,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种庄稼、养花草都离不开浇水。如果不给花草经常浇水,不给庄稼定期灌溉,它们就会萎蔫,甚至死亡。这说明水支植物的生活非常重要。植物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根吸收来的,那么,根是怎样从外界吸收水分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准备好的油菜取出称量,学生观察说明原因,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其变化。   2、提出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还是茎叶?"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哪个烧杯中油菜重,哪个烧杯油菜轻,从而判断出植物吸水主要器官是根。)   4、讲解:总结根为什么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5、出示课本91页演示实验。(强调:实验中除一个烧杯中装有清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盐水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一样)   6、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萝卜条的变化,并用量筒测量烧杯中的溶液量。   7、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8、总结:   (二)根毛吸水的道理   1、出示根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或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根尖从外向里的细胞特点。   2、组织个别学生分别扮演各层细胞,分析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高低。判断细胞吸水的途径。   3、总结:   (1)根吸水依据细胞吸水的原理。   (2)水分进入根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内各层细胞→导管。   4、提问:"什么情况下,植物的根细胞会出现失水的现象?"   5、组织学生发言。   6、讲解   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土壤是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时,会发生失水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烧苗"。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根对水分的吸收
一、实验证明
植物细胞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失去水分
二、根毛吸水的道理:   1、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2、水分进入根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内各层细胞→导管。 三、吸水、失水原理:
1、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
2、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探究活动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一、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失水的细胞特点和外界条件
材料用具:   新鲜的等质量小油菜,新鲜白萝卜、刀片、镊子、烧杯四个、实验天平一个、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吸水纸、标签、胶水等
二、方法步骤:
实验一:(课前实验)
(1)称4份等质量的油菜,分为2组。取两个相同水溶液的烧杯。
(2)一组根浸入水中,另一组茎叶浸入水中,其它条件保持一致。一昼夜后,比较重量变化。
(3)预测结果:

(4)课上完成实验:①分别取出两个烧杯中的油菜,用吸水纸吸湿后放在天平上称量。
②学生课堂演示实验,观察并回答问题。
(5)得出结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   
实验二:
(1)制作白萝卜条:把新鲜白萝卜用刀片切成宽厚相同的两个萝卜条,在天平上称重,用刀片切修,使两个萝卜条质量相同,并记录重量。   (2)将两个烧杯编号,分别贴上1号和2号标签,在1号烧杯内装入清水,在2号烧杯中装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将两个白萝卜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10~15分钟。   (3)用镊子取出两个萝卜条,晾干、称重并记录重量,计算清水中的硬萝卜条吸收了多少水分,食盐水中的软萝卜条失去了多少水分。   (4)总结: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植物就_____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_____水。
实验三:课件演示
动动脑:
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