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8 14: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新鲁科版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对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充满好奇,本文通过呼吸这一生理活动的学习,进一步揭示人体的秘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气压”“气压与体积的关系”“肌肉的状态”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鲁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该节在本章中是重点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一章讲的是人的营养,但糖等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过程离不开氧气,人的生活还需要呼吸,因此在人体营养的基础上设置了本章。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但这节课学习的是第一块内容“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测量胸围差,感知呼吸时胸廓的容积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与模型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难点:呼吸时,肺和胸腔的体积变化
5.课前准备
(1)制作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6.课时安排:一课时
7.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预设)
教学意图
【导入】
展示游泳的图片,创设游泳的情景。
【设疑】
提问:游泳过程中,刚下水时,如果水位超过胸部,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导入新课,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所学内容,学习动机被激发,对新课产生兴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新课】
1认识肺
●展示肺和气球的图片。
●让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指一指,肺的位置。
●展示胸腔图片,介绍胸腔,讲解肺的位置。
●提问:肺在我们身体内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设疑:肺是如何吸气、呼气的?
●了解肺具弹性
●明确肺的位置,了解胸腔的构成。
●承上启下你,引出下面要讲的“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展示气球和肺的图片类比,形象生动。
●让学生了解胸腔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1分析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将带吸盘的派大星粘在黑板上,去拔它,设疑:派大星为什么能粘在黑板上?
●说明因空气有力量,所以拔不下来,最后提出气压的概念。
●播放一个与气压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1分钟
比较: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大小。
●设疑:呼吸时,什么因素导致肺内气压发生改变?
●积极思考
●了解气压的存在
●初步会分析气压的大小
●思考讨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补充气压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知道气压有大小,并且会初步分析气压的大小。
●自己分析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承上启下你,引出下面要讲的“肺的体积变化”。
2.2分析呼吸时,肺的体积变化
●小组进行推拉注射器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活塞的运动情况,并分析活塞运动时针筒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大小。全程3分钟,分两段进行。
●提出问题:堵住出口,推拉注射器时,改变了什么因素导致了筒内气压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活动结论,分析呼吸时肺的体积变化。
●设疑:吸气时,肺为什么会发生扩张?
●分析推拉注射器时,筒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大小关系
●分析出:空气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气压越大;
体积越大,气压越小。
●思考后得出:吸气时,肺扩张、体积变大,呼气时,肺收缩、体积变小。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补充气压与体积的关系,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引导分析呼吸时肺的体积变化
●承上启下你,引出下面要讲的“胸腔的体积变化”。
2.3分析吸气时胸腔的体积变化
●进行感受肋骨运动的活动。让学生坐直身体;双手轻放在胸部,深吸气。
●请同学展示课前测量的胸围差的数据。
●提问:胸腔只有胸廓构成吗?
●提问:膈肌应该怎样运动才能增大胸腔体积。
●说明吸气时,胸腔体积增大,肺就跟着扩张。
●验证:胸腔体积增大肺扩张
●设疑:吸气时,肋骨、膈肌为什么会发生相应的运动?
●感受肋骨向上向外的运动
●更加明确吸气胸腔体积增大的
●想到胸腔体积还和膈肌有关系
●膈肌位置下降
●对吸气胸腔体积增大,肺扩张的印象更加深刻。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理解吸气时胸腔的体积变化
●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记忆吸气胸腔体积增大,肺扩张。
●承上启下你,引出下面要讲的“肌肉收缩与舒张”。
2.3分析吸气时肌肉的状态
●展示肌肉带动骨运动的动图,解释骨的位置变化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让学生感受,吸气时肋间肌肉的状态。
●设疑:那吸气时膈肌位置下降是肌肉收缩还是舒张导致的?
用彩色圈玩具类比讲解。
●了解肌肉收缩与舒张的状态。收缩指肌肉收紧,舒张指肌肉放松。
●直接感受吸气时,肌肉状态
●对吸气膈肌收缩的印象更加深刻
●让学生了解肌肉的两种状态
●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记忆“吸气时膈肌收缩”
3.小结
●概述吸气的过程
●讨论呼气过程
●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回顾吸气过程
●总结呼气过程
●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并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知识巩固与应用
●以小游戏呈现“呼气时会发生些什么”?
●游泳过程中,刚下水时,如果水位超过胸部,为什么会有胸闷、呼吸吃力的感觉?
●回忆呼气过程
●胸廓由于水的挤压,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培养学生兴趣,并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4.布置作业
●资料习题
●选做:制作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配以学生兴趣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