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20世纪50年代,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2.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是( )
①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④
3.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这一史料的时代背景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进行三大改造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这一创举( )
A.实现了和平过渡 B.成立了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一国两制
7.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1954年, 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改造。同仁堂进行改造的方式是( )
A .互助合作 B .公私合营 C .国家经营 D . 集体经营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9.中共“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由于( )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制订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0.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合作社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1.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2.“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了!”全国亿万人民传诵着、欢呼着这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石油基本自给实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
13.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如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是( )
A .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 .三大改造会变革
C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D .改革开放伟大转折
14.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雷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B.王进喜——“两弹元勋”
C.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15.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无私奉献 B.廉政为民 C.刻苦钻研 D.居安思危
二、非选择题
16、 小史认为,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使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2)你认为小史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二
(2)读材料 二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百分比)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上表中国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
材料 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2)材料二中历史任务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后来,他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1)材料一中情景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人并写上人物简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B B B D A B C A B A D C D A
二、非选择题
16.(1)重工业
(2)观点:不正确;理由:“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但是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是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才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1)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2)图一:实施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图二: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8。(1)变化:公有制经济上升,私有制经济下降;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1)“文化大革命”。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2)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
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