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7)(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7)(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8 21: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速提高
C.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女孩子大约从(  )岁开始陆续进入青春期。
A.9 B.10 C.11 D.1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的性状是完全相同的
B.即便是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C.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形状结构是相同的
4.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
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
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
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
5.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下列岩石中常常含有化石的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以上三种都含有
6.如图是科学家根据化石做出某恐龙的复原图,由图我们可以推断,该恐龙擅长的运动方式是(  )
A.游泳 B.奔跑或跳跃 C.爬行
7.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
A.为了应对季节变化的不利环境
B.动物没有事情做
C.动物太累了
8.下面哪个是生物钟现象(  )
A.公鸡打鸣 B.闹钟响了 C.雪天路滑 D.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1分)
9.青少年在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和   长较快。
10.青春期是   向   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身体的   、   方面都发生着大的变化。
11.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靠一根   从妈妈的身体里获得营养和氧气的。
12.不会运动的物体就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判断对错)
13.   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14.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揭示的是生命的   现象。
15.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就是   ,“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   提出来的。
16.物竞天择,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7.   和   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1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19.根据所学池塘生态系统类推并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1)海洋模拟生态瓶的设计图。(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右图中)
A.海水
B.海藻
C.海虾
D.河虾
E.金枪鱼
(2)这样设计的理由。(在正确选项前面画“√”)
①   海水等非生物给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   海洋植物(例如海藻)可以给海洋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③   海洋动物(例如金枪鱼)也可以为海洋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肥料。
④   海洋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与非生物没有联系。
⑤   金枪鱼→海虾→海藻
⑥   海藻→海虾→金枪鱼

20.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21.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体和体重的增加。   (判断对错)
22.在测量身高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我们要脱掉鞋子。   (判断对错)
23.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判断对错)
24.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25.所有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26.兄妹之间长相的不同也属于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27.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   (判断对错)
28.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判断对错)
29.温室效应会带来土壤荒漠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影响。(判断对错)   。
30.南方的植物可以在北方栽培,北方的动物也可以在南方很好地生活。   (判断对错)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31.把下列存在合作关系的生物用“→”连接,存在敌对关系的生物用“﹣﹣﹣﹣﹣﹣”连接。
①小丑鱼 A、树木
②熊 B、捕蝇草
③蜜蜂 C、鳄鸟
④啄木鸟 D、海葵
⑤鳄鱼 E、鱼
⑥蝇 F、花
⑦虫子 G、果实
五.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3分)
32.青春期的青少年应该在哪些方面注重生理健康?
33.小红和小花同上七年级,是双胞胎姐妹,星期天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到文化公园游玩。请问
1、他们这三代人分别代表的是人的一生中的哪几个阶段。(按先后顺序)
   ﹣﹣﹣﹣   ﹣﹣﹣﹣   。
2、这对双胞胎中小红是单眼皮,而小花是双眼皮,这是属于   现象。
3、爷爷和爸爸都有酒窝,小花也有酒窝,这属于   现象。
4、由此可见,   与   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4.把下列动植物和它们的主要栖息地用线连起来。
扬子鳄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藏羚羊 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大熊猫 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
35.
1、请把图中的生物填写在下面的食物链中   →   →   →   
2、在这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   
36.在印度洋的一个小岛上,只生长着一些矮小的植物,没有高大的植物生长。后来,人们发现,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暴,人在岛上都无法站立。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岛上为什么只有矮小的植物生长?
六.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4分)
37.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准备: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   、一杯   。
实验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个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会发现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的最湿。
实验结果说明:   。
由此可以推断出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解答】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智力水平迅速提高,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进入青春期,身高和体重会发生显著变化,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但不属于心理特点。
故选:C。
【点评】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即可作答。
2.【分析】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解答】女孩大约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女孩子大约从10岁开始陆续进入青春期。
3.【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的性状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形状结构是不同的,B观点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遗传和变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4.【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以此分析问题可知,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仅仅是体貌特征相同,并没有体现他们长的一样、是兄弟俩、有血缘关系。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与变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5.【分析】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解答】根据岩石形成的条件,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故选:C。
【点评】掌握岩石的成因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解答】因为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行走、飞行、游泳、跳跃和爬行等,恐龙的后肢粗壮,所以擅长奔跑或跳跃,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动物的运动方式,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解答即可。
7.【分析】动物过冬有奇招 蚂蚁、田鼠等在冬天来临前贮存许多食物,修好巢穴,冬天躲在巢穴里面,不出来活动。 青蛙、蛇、乌龟不贮存食物,吃饱以后找一个避风耐寒的地方睡大觉,一直要睡到春天才开始活动。 燕子、大雁要从比较冷的地方,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解答】冬季气温降低,食物变少,野外的动物为了适应季节变化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动物为了适应季节变化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
8.【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四个选项中只有公鸡打鸣是属于生物钟。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1分)
9.【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解答】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和体重较快,这也是比较明显的特点。
故答案为:身高;体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属于识记内容。
10.【分析】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巨变期”。从青春期发育一开始,我们全身的器官便迅猛生长,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发育成熟,身体也就定型了。
【解答】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答案为:儿童;成年人;身体形态;心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青春期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11.【分析】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解答】在妈妈子宫里,胎儿通过一根叫做脐带的管子从妈妈的身体里吸收营养和氧气。
故答案为:脐带。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生长发育,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2.【分析】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泛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解答】判断一种是不是生物,依据是有没有生命,不能说不会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生命。
故答案为:×。
【点评】能不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
13.【分析】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解答】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故答案为:孟德尔。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对遗传的研究,属于识记内容。
14.【分析】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解答】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说的是子代继承了父代的特征,属于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遗传。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遗传概念的理解。
15.【分析】本题考查了化石、达尔文的贡献。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
【解答】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19世纪,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故答案为:化石;达尔文。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化石、达尔文的贡献,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6.【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自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故答案为:适者生存。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规律,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7.【分析】从表面上看,地球表面,海水占据了地表面积的71%.而陆地只有可怜的29%.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而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
【解答】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
故答案为:空气;水。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地球上的物质。
18.【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解答】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敌对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故答案为:食物链;消费者。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链和消费者的定义。
19.【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解答】(1)本题考查了海洋模拟生态瓶的设计图的组成部分,分析选项可知,海水、海藻、海虾、金枪鱼,都生活在海洋中,ABCE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生活在河水中,不符合题意。
(2)本题考查了海洋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分析选项可知,①海水等非生物给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观点正确;②海洋植物(例如海藻)可以给海洋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促进了海洋动物的生存和发展,观点正确;③海洋动物(例如金枪鱼)也可以为海洋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肥料,促进了海洋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观点正确;④海洋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与非生物联系密切,观点错误;金枪鱼、海虾、海藻的生物链是金枪鱼→海虾→海藻,⑤观点错误,⑥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1)ABCE。
(2)①√。
②√。
③√。
⑥√。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学生应从小培养保护生态系统的观念。
20.【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解答】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态系统..
【点评】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21.【分析】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解答】我们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体重的增加,还有思想和心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成长的含义即可作答本题。
22.【分析】个人出生以后,身高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两个增长最旺盛的时期,儿童期的体重增长较慢,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高的增长,体重也就不断地增加,要重视儿童身高体重的变化。
【解答】在测量身高时,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同学们要把鞋脱掉,身体保持立正姿势,读数要从0刻度开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身高体重,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23.【分析】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人青春期。
【解答】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正确对待青春期,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24.【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生物体的上一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变异,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5.【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解答】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遗传,把亲代与后代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甚至差异很明显的现象叫做变异。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该题考查:√。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6.【分析】生物的每一个特征不是都能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解答】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变异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兄妹是来自于同一对父母,但是长相却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变异的定义即可作答。
27.【分析】恐龙的灭绝在科学界有很多种假设,其中主要的是小行星的撞击 天气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是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导致的尘埃在大气中很长时间没沉下来导致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导致生物链从底层崩溃,导致恐龙的灭绝。
【解答】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化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28.【分析】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生物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互相相反的两个过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这是什么现象的基础。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
【解答】生物由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非细胞生物组成,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其特征是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在生物中的比重很大,但是植物是不能活动的,所以题干论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特征。
29.【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
【解答】地球正在悄悄变暖。温室效应将使土壤荒漠化、粮食减产、冰川消融,冻土消失,海平面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温室效应,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0.【分析】环境发生改变,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解答】动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如南方种植的菠萝在北方就无法生长,东北虎到了南方也很难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生物和环境密切相关即可作答本题。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31.【分析】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解答】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鳄鱼和鳄鸟。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吃虫果实,捕蝇草和飞虫。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3分)
32.【分析】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人青春期。
【解答】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度时期,是身体快速生长的一个时期。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青春期要健康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运动。
故答案为:青春期要健康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运动。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健康度过青春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33.【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1、他们这三代人分别代表的是人的一生中的阶段:少年﹣﹣成年﹣﹣老年。
2、这对双胞胎中小红是单眼皮,而小花是双眼皮,这是属于变异现象。
3、爷爷和爸爸都有酒窝,小花也有酒窝,这属于遗传现象。
4、由此可见,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故答案为:
1、少年;成年;老年。
2、变异。
3、遗传。
4、遗传;变异。
【点评】本题通过一段事例考查了学生对于遗传和变异的理解,形式较好。
34.【分析】栖息地是指物理和生物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光线、湿度、筑巢地点等,所有这些因素一起构成适宜于动物居住的某一特殊场所。它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各种动物按照自己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栖息地。
【解答】根据动物的栖息地连线,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藏羚羊生活中青藏高原,扬子鳄主要分布在江浙的长江流域。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动物的栖息地作答,属于识记内容。
35.【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解答】根据对食物链的认识,图中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为小草→蚜虫→瓢虫→小鸟,其中小草是生产者,蚜虫、瓢虫、小鸟是消费者。
故答案为:
(1)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2)小草是生产者,蚜虫、瓢虫、小鸟是消费者。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食物链的认识。
36.【分析】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解答】印度洋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故答案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知识点的应用。
六.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4分)
37.【分析】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生活在沙漠中的动植物需要有抗干旱、耐饥渴的本领。
【解答】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准备: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蜡纸、一杯水。
实验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个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会发现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的最湿。
实验结果说明:蜡纸卷起来的纸巾不利于水分的蒸发。
由此可以推断出仙人掌耐旱的原因: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仙人掌抗旱的构造除此之外,还有它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等。
故答案为:
蜡纸;水。
(2)蜡纸卷起来的纸巾不利于水分的蒸发。
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仙人掌抗旱的构造除此之外,还有它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