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 复习课件 (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 复习课件 (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8 19: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
袁菊华
旧年末半日闲暇酬师兴会有感

千年古刹深山藏,
百结心香兀自燃。
世尊佛打虚空偈,
扫地僧解慈悲禅。
疏疏梅枝留叶情,
泼泼游鱼戏水欢。
山门踏出终有时,
复我劳人本色还。
秋词 二首
注解:
1 .碧霞:有秋高意,多用以指隐士或神仙所居之处。苏中内有道山一,两侧有池二,名春雨、碧霞。池内有鸭鹅舟。
2.双亭:春雨池内有春雨亭、仰高亭。
3.一声:舟浮于池面,鸭鹅动则水动,水动则船动发声。
秋,斑斓
雾尽披天
丽日慰蓝山

秋,阑珊
谁怜小船
鸭鹅泛波澜

秋,呢喃
碧霞凭栏
伊人在天边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中国新诗,摆脱旧体诗而独立萌生发展,自20世纪的1917年以来,到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历程。从胡适、刘半农、郭沫若等或写实或浪漫或明白易懂的白话诗,经过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林庚、废名、穆旦等人的象征派、现代派、意象派等,到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朦胧诗、后朦胧诗,以及现今各种各样表现方法复杂多变的现代诗。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李健吾:“装饰”二字表现了人生的悲哀。
作者:人生哲学体悟中所感到的“相对”观念。
李健吾:“诗人挡不住读者。”
作者:……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
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朱自清:这首诗表现得不充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百度百科)
《月夜》: 在略带象征性的自然景物与氛围的描写渲染中,暗示或烘托出自己所赞扬的一种“五四”时期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具备一种朦胧性和神秘美的特征。(孙玉石《新诗十讲》)
群文阅读的必要
席慕蓉:散落在四处的诗稿,像是散落在时光里的生命的碎片,等到把它们集成一册,在灯下初次翻读校样之时,才惊觉于这真切的全貌。
等到把这十二年之间散落在各处的诗稿都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发现,今日的我与昨日的我,果然距离越来越远,因此而不得不承认——
我们曾经有过怎么样的时刻,就会写出怎么样的诗来。但是,在这逐渐而缓慢的变动之间,有种特质却又始终如一。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如果
席慕蓉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
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
然而 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
如果你愿意 我将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议题0
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余光中:莲
冰心:花 果 叶
戴望舒:巷
聂鲁达:面包
群文阅读议题1
主题:
爱情

乡愁
亲情
童乐
……
下次的约会 (余光中)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
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
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
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握你的手而死是幸运的
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
凤凰死后还有凤凰
春天死后还有春天,但至少
有一个五月曾属于我们
每一根白发仍为你颤抖,每一根潇骚
都记得旧时候,记得
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
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
你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
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
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
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
爱情的一端在此,另一端
在原始。上次约会在蓝田
再上次,在洛水之滨
在洪荒,在沧 海,在星云的叆叆
在记忆啊记忆之外,另一端爱情
下次的约会在何处,在何处?
你说呢,你说,我依你
我可相信轮回,你可相信?
死亡的黑袖挡住,我看不清楚,可是
嗯,我听见了,我一定去。
甄甄:指莲,也指爱情。曹植《洛神赋》,据李善注初名为《感甄赋》。以甄甄名莲,谓莲是甄甄小名。
《蟋蟀吟》
余光中
中秋前一个礼拜我家厨房里
怯生生孤伶伶添了个新客
怎么误闯进来的,几时再迁出
谁也不晓得,只听到
时起时歇从冰箱的角落
户内疑户外惊喜的牧歌
一丝丝细细瘦瘦的笛韵
清脆又亲切,颤悠悠那一串音节
牵动孩时薄纱的记忆
一缕缕的秋思抽丝抽丝
再抽也不断,恍惚触须的纤纤
轻轻拨弄露湿的草原
入夜之后,厨房被盅于月光
瓦罐铜壶背光的侧影
高高矮矮那一排瓶子
全听出了神,伸长了颈子
就是童年逃逸的那只吗?
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入夜,人定火熄的灶头
另一种忙碌似泰国的边境
暗里的走私帮流窜着蟑螂
却无妨短笛轻弄那小小的隐士
在梦和月色交界的窗口
把银晶晶的寂静奏得多好听
群文阅读议题2
写作手法:象征
表现手法:比拟、夸张、借代
2018年苏州中考
《再别康桥》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2 分)
望海(余光中)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
比孤立的灯塔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船上的汽笛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
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楼上的眼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群文阅读议题2
结构:以线性组构方式编码,重视纵向的连贯性而较少横向铺排,且能看出贯串各象态符号的明显线索,其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把实象与虚象,非生命具象与生命具象等反差强烈的意象贯串起来,最后达到升华 。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群文阅读议题3
表现结构:建筑的美

闻一多新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 日记
???????????????杨 唤
昨天,云。关起灵魂的窄门,
夜宴席勒的强盗,尼采的超人。
?
今天,晴。擦亮照相机的眼睛,
拍摄梵高的向日葵,罗丹的春。
煤的对话
艾青

你住在哪里?
?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
你的年纪——
?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时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2018年苏州中考
《再别康桥》
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夜色拖着裙幅缓缓移动
锅碗瓢盆的声音
从对面明黄的格子里叮咚
人影朦胧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月亮是吃了一半的饼
随意放在穹隆
它不甘寂寞,香气融融
你侬我侬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夜的雾气濡湿了我的面容
仿佛从来不曾有病痛
和平与安宁从亘古走来
披着黑纱,从容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袁菊华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夜色拖着裙幅缓缓移动
锅碗瓢盆的声音
从对面明黄的格子里叮咚
人影朦胧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月亮是吃了一半的饼
随意放在穹隆
它不甘寂寞,香气融融
你侬我侬
我站在阳台上吹风
夜的雾气濡湿了我的面容
仿佛从来不曾有病痛
和平与安宁从亘古走来
披着黑纱,从容


《新月集》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对岸(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提问:
(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 (2)文章多次出现“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一句话有何作用。 (3)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
(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 【答案】 (1)借写孩子单纯的渴望,描绘了一个晨耕暮归的美好的“对岸”世界;表现出一种对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2)文章多次出现“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一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是文章的线索,表现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推动情节的发展,三次出现使小说的情节逐层推进;相互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3)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 【答案】“对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我国文学作品《桃花源记》(或《边城》)虚构的世外桃源,与之相似。“我”想象“对岸”是一块自由的乐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飞禽走兽自在生息,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异彩。“对岸”乐土令人神往,作者甚至甘愿做一个渡船的船夫,为理想而不懈追求
比较阅读课文《金色花》和泰戈尔的《商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称表达手法不一样,金色花用的是第一人称;商人用的是第三人称。 (2)《金色花》表达了作者调皮的样子和对母亲的依恋;《商人》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爱的回报。
华美的装束(泰戈尔)
那穿着王子衣袍、戴着钻石项链的小孩,失去了一切游戏的快乐,他的服饰总牵绊着他的脚步。
他远离世界,甚至不敢挪动,因为他怕弄破或污损自己的衣饰。
母亲,你华美的装束,将人和尘俗健康的土壤隔绝,剥夺了人进入日常生活这个盛大集会的权利,这毫无裨益。
《飞鸟集》
35.鸟儿希望变成一朵云,
云儿希望化成一只鸟。
41.绿树,踮起脚尖,仰首窥探天空,
仿佛在表达大地的渴望。
56.生命是上天馈赠的,
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真正得到它。
78.青草在地上找寻伙伴,
绿树在天空觅求孤寂。
82.让生如夏花般绚烂,
让死如秋叶般静美。
92.绿叶的生死轮回,是旋风的急骤旋转,
而更广大的旋转,是繁星间的缓缓移动。
118.梦是一个滔滔不绝的妻子,
睡眠那是一个缄默无言的丈夫。
126.不是榔头的敲击,而是流水的抚摩,
使鹅卵石尽善尽美。
176.杯中的水闪闪发光,
海中的水却漆黑一片。
小道理可以用文字说清楚,
而伟大的真理却沉默得鸦雀无声。
248.当人类是野兽时,他们比野兽更残酷。
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议题4

五老峰
徐志摩

不可摇撼的神奇,
不容注视的威严,
这耸峙,这横蟠,
这不可攀援的峻险!
看!那巉岩缺处
透露着天,窈远的苍天,
在无限广博的怀抱间,
这磅礴的伟象显现!
 
  是谁的意境,是谁的想象?
  是谁的工程与搏造的手痕?
  在这亘古的空灵中,
  陵慢着天风,天体与天氛!
  有时朵朵明媚的彩云,
  轻颤的,妆缀着老人们的苍鬓
  像一树虬干的古梅在月下
  吐露了艳色鲜葩的清芬!
  山麓前伐木的村童,
  在山涧的清流中洗濯,呼啸,
  认识老人们的嗔颦,
  迷雾海沫似的喷涌,铺罩,
  淹没了谷内的青林,
  隔绝了鄱阳的水色袅渺,
  陡壁前闪亮着火电,听呀!
  五老们在渺茫的雾海外狂笑!
  
朝霞照他们的前胸,
晚霞戏逗着他们赤秃的头颅;
黄昏时,听异鸟的欢呼,
在他们鸠盘的肩旁怯怯的透露
不昧的星光与月彩:
柔波里,缓泛着的小艇与轻舸;
听呀!在海会静穆的钟声里,
有朝山人在落叶林中过路!
  
更无有人事的虚荣,
  更无有尘世的仓促与噩梦,
  灵魂!记取这从容与伟大,
  在五老峰前饱啜自由的山风!
  这不是山峰,这是古圣人的祈祷,
  凝聚成这“冻乐”似的建筑神工,
  给人间一个不朽的凭证,——
  一个“崛强的疑问”在无极的蓝空!
  (选自《志摩的诗》,1925年,中华书局版)
神女峰(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于长江
群文阅读之现代诗歌比较议题4
题材:山水



童年

四季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