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14(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14(压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8 15:30:12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 )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 mod=studio&op=detail&stid=7
( http: / / www.21cnjy.com / book.php mod=studio&op=detail&stid=7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D
B
A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8
6
2
12.变小;变小;不变;变大
13.<

14.大气压;钟罩内的大气压减小,支撑不住玻璃杯中的水柱;会
15.(1)vt;Sv;(2)③=4V/πd2t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6.(1)变大;
(2)变小;
(3)平面;
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面儿液体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
17.(1)压强;
(2)B;
(3)瓶内先进气泡,然后向外滴水;
(4)一天中气温升高时,装置向外滴水,气温下降或不变时,不向外滴水
18.(1)1、4、7(或2、5、8或3、6、9)
不合理
(2)当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四、解答题(19题4分,20题、21题各7分,共18分。)
19.评分要点:
采分点
答题要点
参考答案
分值
水在吸管内上升的原因
能说出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往管中吹气,切口P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2分
能说出大气压的作用
杯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P处。
1分
水沿水平方向喷出的原因
能说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上升的水在长管气流的作用下, 沿水平方向喷出
1分
20.
20.(1)使量筒内的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2)解:G1=F浮1=ρ水gV排l=1×103千克/米3×10牛/千克×426×10-6米3=4.26牛
G2=F浮2=ρ水gV排2=1×103千克/米3×10牛/千克×420×10-6米3=4.2牛
排出空气的质量m气=G气/g=(G1-G2)/g
=(4.26牛-4.2牛)/10牛/千克=6×10-3千克
排出空气的体积V气=10×500毫升=5000毫升=5×10-3米3
ρ气=m气/V气=6×10-3千克/5×10-3米3=1.2千克/米3
答: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为1.2千克/米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14(压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2.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
3.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5.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6.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  )
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
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7.如图,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零刻度在底端),盛有适量液体的透明玻璃杯置于升降台上,调节升降台高度从而改变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利用该装置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  )
A.液体的密度
B.底面所处深度
C.圆柱体重力
D.测力计的示数
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4:1
B.8:1
C.4:3
D.1:2
9.为防止飞机冲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将其铺设在跑道末端外延。总质量45t、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9m2的波音737客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会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实现快速、有效制动,携带救援装备,总质量100kg、单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的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泡沫混凝土安然无恙,下列四种规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压强2×104 Pa
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压强3×104Pa
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压强4×105Pa
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压强6×l05 Pa
10.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玻璃管,则下面对a、b、c三处上方的水柱高度和A、B、C三处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处的水柱高度相同,压强一样大
B.a处的水柱高度与c处相同,但a处压强比c处大
C.b处的水柱高度最小,压强最小
D.a处的水柱高度最大,c处的水柱高度最小;a处的压强最大,b处的压强最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当h=3cm时,测力计的读数是
N,钩码对桌面的压力是
N。
12.“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如图的“着陆器”和由它搭载的“月球车”组成。在月球表面着陆后,“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这时“着陆器”对地面的压力将
,压强将
;为了适应月球地面的特殊状况,“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当“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如果只有4只轮子着地,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力将
,压强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则两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行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甲
△H乙(均选填“>”、“<”或“=”)
14.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手后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所示,此现象能说明
的存在。张老师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插进密闭钟罩内的水槽中并把杯子悬挂起来,把塑料片取走,杯内的水仍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当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会掉下来,判断理由
;如果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水
(选填“会”或者“不会”)被“吸”到杯内。
15.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
(1)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
,根据流量的定义,Q=
。(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
①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d。
②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测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容器内水的体积V。
③由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表达式为
。(用d、t、π、V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6.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展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17.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
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
4/5
的水,留下
1/5
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
20℃的恒温室内,用
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
1
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
25℃、30℃、35℃、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
A、B、C、D
四点,其中
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
(3)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1
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践应用】
(4)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

18.某科学兴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侧出与水平面成180角和250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表2在180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表3在250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序号
重力/N
压力/N
序号
重力/N
压力/N
1
5
5
4
5
7
5
4.5
2
10
10
5
10
9.5
8
10
9.0
3
15
15
6
15
14.25
9
15
13.5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19题4分,20题、21题各7分,共18分。))
19.取一根吸管,在离吸管末端三分之一处,剪一水平切口P,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放进水里,让切口高水面约2~3cm,用力吹气,如图所示,发现切口处有水沿水平方向喷出。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20.如图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质量为6kg,边长为0.1m。求:
(1)甲的密度ρ甲。
(2)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3)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密度之比为2:1,将甲水平切去一半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到乙的上方中央,再将甲剩余部分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与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量△p乙比值。
21.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有关。为测量实验室内空气的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将一打足气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6毫升。
②如图乙,将500毫升装满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足球中的气体慢慢排入该量筒,同时调整量筒的位置,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共排气10次。
③如图丙,拔除气针和乳胶管,把排气后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0毫升。21cnkxtj2008
(1)图乙中,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其目的是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