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六章,必修二第一、二章;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 分)
一、单选题(共 40 个小题,其中 1-30 小题,每题 1 分,31-40 小题,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 正确的是: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 )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 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4、(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C.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入 c 过程的细胞,多种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5、( )关于姐妹染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B.—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所含遗传物质通常相同 D.共用一个着丝粒
(
1
)
6、( )下列有关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中,不准确的叙述是
A.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容易产生自由基B.辐射和有害物质的入侵,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
并不是细胞内每个 DNA 分子上都有端粒 DNA 序列。
端粒 D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延长一截7、(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首先细胞质分裂成两份,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B.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体积会越来越小
C.受相对表面积的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D.随着植物细胞的生长,DNA 的数量越来越多
8、( )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9、( )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C 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0、(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F1 (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 和 d)”属于推理内容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11、(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1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13、( )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14、( )某植物花色遗传受 A、a 和 B、b 两
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 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 F1, F1 自交得 F2,F2 中有白花植株和 4 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 5 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 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和 aabb
C.F2 中 AAbb 和 aaBB 个体的表现型与 F1 相同
D.用 F1 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 4 种表现型
15、( )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 B. . C.D.
16、(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 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 Bb 的该动物 1000 对(每对含有 1 个父本和 1 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 BB、Bb、bb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 C.500、250、0 D.750、250、0
17、( )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 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 B 黄色×黄色 2/3 黄色、1/3 灰色
杂交 C 灰色×黄色 1/2 黄色、1/2 灰色
杂交 A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是纯合子
由杂交 B 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杂交 B 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8、(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 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 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 呈蓝黑色,1/4 呈红褐色C.F1 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 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19.(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
20.( )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 42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21.( )下列关于遗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为 RNA,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C.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其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D.豌豆的核遗传物质是 DNA,其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22.( )假如右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 C.若②表示 X 染色体,则③表示 Y 染色体
D.该细胞的子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
23、(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 是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 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 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③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④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24(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授粉 ⑥人工授粉后套袋隔离 ⑦人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25、( )下列关于遗传学上几种交配类型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可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自交:主要用于动、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C.测交:用于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D.正交与反交:检验生物的性状属于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26.( )棉花的两对基因(E、e 和 F、f)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基因型 EEFF EEff EeFF Eeff EEFf EeFf
比例 1 1 1 1 2 2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27.(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G、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 g 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 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28.(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 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 DNA 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 )在一个玉米的自然种群中,等位基因 A、a 控制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 B、b 控制抗病和感病,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含 A 基因的花粉致死。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 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F1 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 3:1
B.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C.F1 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
D.F1 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 8/9
30.(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 只有一种表现型,如果 F1 自交所得F2 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9∶7、9∶6∶1、15∶1 和 9∶3∶4,那么 F1 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比分别是
A.1∶2∶1、4∶1、3∶1 和 1∶2∶1 B.3∶1、4∶1、1∶4 和 1∶3∶1 C.1∶3、1∶2∶1、3∶1 和 1∶1∶2 D.1∶3、1:2∶1、1∶4 和 1∶3∶1
31.( )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 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 2mm。花长为 24mm 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B.2/16 C.5/16 D.6/16
32、( )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C 和和 g)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 全为灰兔,F1 自交(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 中,灰兔:黑兔:白兔=9:3: 4。已知当基因 C 和 G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兔, 但基因 c 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F1 中灰兔测交,则后代有 4 种表现型
B.F2 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 1/3 C.F2 灰兔基因型有 4 种,能产生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2 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16
33、( )某种闭花受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 全为红花,F2 表现为红花∶白花=3∶1;
实验二:紫花×白花,F1 全为紫花,F2 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9∶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 F1 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通过测交实验可验证 F1 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 F1 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实验二中 F2 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1/2
34、(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
(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35、(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一对夫妇,父亲患红绿色盲, 他们有 4 个孩子,其中 1 个男孩正常、2 个女孩为携带者、1 个男孩为红绿色盲, 则母亲是
A.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B.红绿色盲患者
C.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D.无法确定
36、( )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若Ⅲ1 是Ⅱ2 和Ⅱ3 婚配生下的孩子,请写出Ⅰ1、Ⅰ3 的基因型以及Ⅲ1 为白化病患者的几率
(
A.AA、Aa
和
1/16
B.Aa、Aa
和
1/9
C.Aa、AA
和
1/4
D.Aa、Aa
和
1/64
)
37、( )如图所示为鸡(ZW 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为了尽早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
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38、(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和 ZW 型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D.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
39、( )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茧色的遗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茧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aBb 的个体为白茧,雌雄杂交,子代中白 茧: 黄茧=13∶3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色素合成进 而控制蚕茧的颜色
基因型相同的白茧个体交配,子代仍为白茧,这样的基因型有 6 种
40( )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丙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的细胞只能在该动物的卵巢中观察到B.若图丙对应图乙中的②,则Ⅳ的基因组成为 aB
C.图乙①中发生 A、a 的分离,②中可发生 b、b 的分离D.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 A、B、D、F 细胞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 分)
41、(9 分)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下图乙为该动物细胞内染色体及核 DNA 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 A 处于 期,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B 细胞的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 ;C 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 。
图甲中 C 细胞对应图乙中的区间是 。
图乙中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 (2 分)。
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
42、(12 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 A、a 和 B、b 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 F2 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F1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 分),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 与F2 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2 分)
现有 2 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 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选用。(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2 分)
预测结果:①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2 分)
②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2 分)
43、(6 分)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用 b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长翅、直毛 残翅、直毛 长翅、分叉毛 残翅、分叉毛
雄果蝇 3 8 1 8 3 8 1 8
雌果蝇 3 4 1 4 0 0
控制直毛和分叉毛遗传的基因位于_ 染色体上, _翅为显性性状。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 、 _。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子代表现型不一致的是_ _,一般情况下,如果子代表现型一致,可说明控 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 染色体上。
44、(14 分,每空 2 分)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二者一旦混合便永远分不开,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 性状,这种观点被称作融合遗传。与融合遗传相对立的观点是颗粒遗传理论。 孟德尔是第一个用豌豆杂交试验来证明遗传的颗粒性的遗传学家。
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 功的原因是 (至少答两条)。
金鱼草(二倍体)是一种可自花受粉的花卉。当开红花(R)的纯种金鱼 草与开白花(r)的纯种金鱼草进行杂交时,F1 植株都开粉红花,正好是双亲的中间型。你认为这是否违背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
金鱼草的花有辐射对称型和两侧对称型,这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 A/a 控制,A/a 与 R/r 独立遗传。将纯合的辐射对称型红花与两侧对称型白花杂交, F1 全为两侧对称型粉红花。F1 自交,F2 中会出现 种表现型,其中不同于亲本的是 ,他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45、(9 分)如下图所示家庭中有遗传病患者,分别患甲、乙两种病,请回答相关问题:
甲、乙两种病中,遗传类型可以确定的是 ,该病应属于 。
调查发现,乙病的女性患者后代均患病,男性患者的后代均不患病,则其致病基因的载体最可能是 ,
如果只研究甲病的基因型(基因用 A、a 表示),上图中基因型必定相同的个体有 ,他们的基因型是 .
如果Ⅱ1 家族史上没有甲病患者,Ⅲ1 与一表现正常但其父亲为甲病患者的女性结婚,请根据(1)和(2)的结论判断其子女中:
①患甲病的概率是 (2 分)。
②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 (2 分)。
(
10
)
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BCBDB. 6-10:DCDBB. 11-15:CCCCA 16-20:ACCDB
21-25:DAACB 26-30:CDBCC 31-35:DBDBC 36-40:BDCDD
41、(1)有丝分裂后 4 初级卵母细胞 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 6~7 (3) 1~6 和 9~11 (4) 5~8
42、(1)AABB 和 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 和 aaBB
实验思路:将 2 包荠菜分别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杂交,得到 F1;将 F1 自交。得到 F2; 分别观察统计所有果实性状及比例
预测结果如下:
①如果 F2 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为 15: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
②如果 F2 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为 3: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
43、(1)X 长 (2)AaXBXb AaXBY (3)直毛和分叉毛 常
44、(1)遗传因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容易操作
(2)不违背
6 两侧对称型红花、辐射对称型白花、两侧对称型粉红花、辐射对称型粉红花
3:1:6:2 1/2
45、(1)甲病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线粒体(中的 DNA) Ⅰ1、Ⅰ2、Ⅲ2 Aa (3) 1/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