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图。读图可知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是(??? )
A.?一直很快?????????????????B.?1900年后逐渐变缓?????????????????C.?一直缓慢?????????????????D.?1950年后迅速加快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北美洲????????????????B.?拉丁美洲、亚洲????????????????C.?非洲、欧洲????????????????D.?拉丁美洲、北美洲
3.“金发碧眼”说的是(??? )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以上都不是
4.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
A.?非洲的中部和南部???????????????????B.?东亚、东南亚?????????????????????C.?非洲的北部???????????????????D.?欧洲西部
5.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口,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居住条件优越???????????????????????B.?就业困难???????????????????????C.?交通顺畅???????????????????????D.?医疗条件更好
6.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率较快的国家多为(??? )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极端富裕国家??????????????????????D.?极端贫穷国家
7.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生活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习惯??????????C.?人类体质各方面的特征??????????D.?宗教信仰
8.以白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是(???? )
A.?非洲南部???????????????????????????B.?拉丁美洲???????????????????????????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9.如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 印度教
10.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佛教??????????????????????????????????B.?回教??????????????????????????????????C.?基督教??????????????????????????????????D.?犹太教
11.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 )
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
12.在我国,很多中学都开设英语课程,这是因为(???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D.?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13.下图中的景观是下列哪一宗教的典型建筑(?? )
A.?基督教??????????????????????????????????B.?犹太教??????????????????????????????????C.?佛教??????????????????????????????????D.?道教
14.目前中国在其它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B.?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D.?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15.在联合国工作的玛丽准备拟订一份工作计划,她所使用的语言最不可能的是(?? )
A.?汉语??????????????????????????????????B.?西班牙语??????????????????????????????????C.?日语??????????????????????????????????D.?英语
16.圣诞节是下列哪种宗教的传统节日(????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17.造成下图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B.?人口?????????????????????????????????????C.?气候?????????????????????????????????????D.?工业
18.下图是该地一种典型的民居,可以看出该民居特别注重(??? )
①防寒保暖性②通风散热性③防潮防湿性④防沙防风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9.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便利的交通?? ②平坦的地势?? ③高山、荒漠?? ④气候湿热?? 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20.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 )
A.?拆旧建新???????????????????????????B.?整旧如新???????????????????????????C.?修旧如旧???????????????????????????D.?建新如旧
21.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密切,下面不能正确反映这种关系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了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B.?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这是为了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
C.?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
D.?今天天气很冷,窗子上结了一层冰
2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A.?城市和乡村???????????????????????B.?城堡和村落???????????????????????C.?工厂和矿区???????????????????????D.?宗教和寺庙
23.民居与当地气候关系密切,下图所示民居反映的气候特是(?? )
A.?终年严寒???????????????????????????B.?高温多雨???????????????????????????C.?温和干旱???????????????????????????D.?炎热干燥
24.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
A.?耕作业和畜牧业???????????????????B.?工业和林业???????????????????C.?渔业和林业???????????????????D.?工业和服务业
25.有关乡村和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B.?乡村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牧村、渔村、林场等
C.?与乡村相比,城市的功能更为多样化??????????????????D.?城市聚落的规模一般小于乡村聚落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下图中的格子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数码所示的地区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图中①地区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①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和③地区人口密度大是因为这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
27.凄宗教建筑图,同答问题。
(1)表示基督教教堂的是图________。
(2)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建筑是图________。
(3)世界第三大宗教的建筑是图________。
28.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①属于________聚落,图②属于________聚落。
(2)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3)聚落形状受地形影响,山区聚落一般为________形状,平原地区呈________状。
(4)A,B,C三处聚落分布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
(5)聚落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C.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6)世界上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在? (_____)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9.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千年古村落——店头村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学生在考察报告中写道:“店头村北靠蒙山,南依龙山,凤峪之河水从村前自西向东流入汾河,山峦叠嶂,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整座村以紫竹林寺为中心,建有相互串连的石碹窑洞,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店头村历史上曾是古晋阳城通往陕甘宁和晋西北的必经之地,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古代军事城型…图示意店头村一隅。
(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将聚落分为________聚落和________聚落两种类型。店头村属于________聚落。
(2)关于店头古村建筑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 。
A.潺潺溪流的小桥人家
B.便于拆卸的毛毡帐篷
C.鳞次栉比的石碹窑洞
D.红墙绿瓦的深宅大院如
(3)简析千年古村落一店头村形成的原因。________。
(4)世界文化遗产是經联合国确认,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请说出你熟知的中国被列人世界的文化遗产。
(5)2010年店头古村被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如何保护和开发古村落,请发表你的观点。
30.读下面的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聚落,B为________聚落。
(2)观察图中景观,填写下表:
聚落 范围 建筑物特征 道路 植被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乡村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城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________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________等工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读图可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00 年后逐渐加快,1950 年后迅速加快。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答案】 C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非洲地区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欧洲地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3.【答案】 A
【解析】解: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金发碧眼”是白种人的体貌特征,故本题选A。
【点评】世界人种呈现出的主要特点:1.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2.除了三大人种之外,因为各人种之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3.人口最多的是白色人种;4.黄种人不仅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4.【答案】 A
【解析】解: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所以为黑种人生产日用化妆品,销售最好的地区可能位于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5.【答案】 B
【解析】解: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口,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按照近2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上平均每年要增加7 75万人,每天要增加20.8万人,每小时要增加8 47人,每分钟要增加144人,每秒钟要增加2.4人.
6.【答案】 B
【解析】解:世界上的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特点差异大,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大部分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慢,甚至有的国家出现了负增长,故答案为:B。
【点评】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7.【答案】 C
【解析】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如肤色、眼色、毛发等。而和经济生活和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黄色人种皮肤为黄色或黄棕色,毛发黑而直,脸型宽平,鼻梁中等,身材中等;白色人种皮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 体毛较多,身材比较高大;黑色人种肤色为黑色或者黑棕色,头发短而卷曲,眼睛为黑色,嘴唇较厚,下巴较低,体毛少,四肢较长。
8.【答案】 D
【解析】解:以上四个地区中,非洲南部以黑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率是最快的;拉丁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增长快;亚洲东部以黄种人为主,人口增长较快;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9.【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照片中的建筑呈圆形穹顶,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三大宗教建筑特点:?基督教建筑:尖顶,十字架;伊斯兰教建筑:圆形穹顶,新月标志;佛教建筑:佛塔、寺庙、石窟等。
10.【答案】 C
【解析】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约20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1.【答案】 B
【解析】解:基督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南亚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 B
【解析】解:世界主要是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我国很多学校开设英语课;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13.【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故答案为:A。
【点评】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经典是《古兰经》,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14.【答案】 D
【解析】解:A、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包括了联合国创始国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后来还加上了使用很广泛的语言: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故正确。
B、由于世界的联系,世界各国与中国在经济、贸易等方面联系越来越密切,故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故正确。
C、因为中国的人口最多,所以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正确。
D、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故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15.【答案】 C
【解析】解: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16.【答案】 A
【解析】解: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生日的日子,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也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故答案为:A。
【点评】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17.【答案】 A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城市都沿黄河分布,?因此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即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 B
【解析】解:从图中看出,该地典型的民居是高脚屋,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分两层,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散热性,防潮防湿性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故答案为:B.
【点评】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地方,当地民居为适应气候特点,可建造通风防潮的高脚屋.
19.【答案】 C
【解析】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便利的交通、平坦的地势、 水源充足都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高山、荒漠、气候湿热都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0.【答案】 C
【解析】解: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修复,即修旧如旧。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 D
【解析】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了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是气温与生产的关系;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这是为了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是气温与生活的关系;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今天天气很冷,窗子上结了一层冰,这种现象不是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的形式表现出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交通)相协调的关系,特别是世界各地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墙体厚薄受气温的影响;屋顶形状受降水影响。如:热带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较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寒带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较小,有的是双层玻璃。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坡度较大——“尖”。?
22.【答案】 A
【解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故答案为:A。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占地广,以二三产业为主;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占地少,以第一产业为主。造成各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聚落是城市聚落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市对乡村的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23.【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建筑底层架空,傍水而居,多用木或草搭建,说明该地区的气候是高温多雨,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气候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中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
24.【答案】 D
【解析】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如工业、服务业、商业、旅游业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
25.【答案】 D
【解析】A、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A不符合题意;
B、乡村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牧村、渔村、林场等,B不符合题意;
C、与乡村相比,城市的功能更为多样化,C不符合题意;
D、乡村聚落的规模一般比城市聚落的规模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占地广,以二三产业为主;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占地少,以第一产业为主。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二、综合题
26.【答案】 (1)欧洲西部;亚州南部(南亚);亚洲东部(东亚)
(2)白色人种(白种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或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3)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降水丰富、历史悠久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数码所示的地区名称:①是欧洲西部,②是亚洲南部,③是亚洲东部。
(2)图中①地区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该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工农业发展水平高,、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3)图中②和③地区人口密度大是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较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降水丰富、历史悠久。
【点评】根据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以及空气稀薄的高原,炎热的热带雨林区,进行分析解答。
27.【答案】 (1)①
(2)②
(3)③
【解析】解:(1)据图分析可知,表示基督教教堂的是图①,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2)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建筑是图②,该宗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3)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的建筑是图③,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点评】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29岁时开始修行,创立了佛教的教义。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8.【答案】 (1)乡村;城市
(2)B;河流交会处,水运发达?
(3)条带状;团块状
(4)沿河分布
(5)C
(6)D
【解析】解:(1)图①房屋矮小而稀少,属于乡村聚落;图②高楼林立属于城市聚落。(2)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处,影响聚落的因素有水源、交通、地形等等,理由是河流交会处,水运发达。(3)聚落形状受地形影响,受地形的影响,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其形态多为条带状。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呈团块状。(4)从图中可知,A、B、C三处聚落分布共同的特点是沿河分布。 (5)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水源丰富,地形平坦。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在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房屋一般墙薄、窗户大,有利于散热。故C符合题意。(6)世界上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在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故D符合题意。
【点评】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其中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
2.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
29.【答案】 (1)城市;乡村;乡村
(2)C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等
(4)长城;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陕西秦始皇陵;山西平遥古城;山西云冈石窟;山西五台山;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宏村和西递;西藏布达拉宫等
(5)科学规划;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人力度;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
【解析】解:(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将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店头村属于规模较小的乡村聚落。
(2)读图文可知:店头古村建筑特色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故选C。
(3)千年古村落一店头村形成的原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等。
(4)世界文化遗产是經联合国确认,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中国被列人世界的文化遗产城有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陕西秦始皇陵;山西平遥古城;山西云冈石窟;山西五台山;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宏村和西递;西藏布达拉宫等。
(5)2010年店头古村被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保护和开发古村落应科学规划;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人力度;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
【点评】(1)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2)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最好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
30.【答案】 (1)乡村;城市
(2)大,密度小;高度低;窄,少;农田,果园;小;小,密度大;高度高;宽,多;草坪、道旁树;大
(3)耕作、放牧、捕鱼;工业、服务业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乡村聚落,B是城市聚落。
(2)由图可知,乡村聚落范围大,房屋密度小,高度低,道路窄,植被多,景观是农田、果园等;城市范围小,房屋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宽而且多,多草坪,道路旁边有树。
(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渔业等,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商服务业。
故答案为:(1)乡村;城市;(2)大,密度小;高度低;窄,少;农田,果园;小;小,密度大;高度高;宽,多;草坪、道旁树;大。
【点评】(1)该小题考查基本的乡村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对比,难度较小,学生可以依据二者概念和参考图示直接作答。
(2)该小题考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分析,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逐项作答。
(3)盖提考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人口的生产活动差异,难度较小,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点,牢记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