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 (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2. (2019宜昌)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汽油 C. 柴油 D. 煤
3. (2019南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氮气 B. 氢气 C. 氦气 D. 二氧化碳
4. (2019天津)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5. 安全意识必须时刻谨记心中。当发现楼层着火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开窗通风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逃离
C. 立即乘电梯逃离现场
D. 高楼起火,跳楼逃生
6. (2019兰州)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云南松为可燃物
B. 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C. 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 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7. (2019广州)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8. 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大型的阅兵仪式,在本次阅兵展示的装备中,许多都利用了新型的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化学电源等。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9. (2019呼和浩特)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 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10. (2019北京)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二、填空题
11. (2019海口模拟)建设海南自贸区,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为此海南省政府采取了系列相关措施。
(1)写出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两种适合海南推广使用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019湘西)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019铁岭)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太阳能 B. 风能 C. 石油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丙烷(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且释放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5. (素材来源:人教上册P130)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探究了灭火的原理。
第15题图
(1)如图1所示,在一支蜡烛上罩一个烧杯。观察到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生活中与此原理相同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A、B两个烧杯中,然后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观察到A中蜡烛正常燃烧,B中蜡烛熄灭,B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本实验中A的作用是________。
(3)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 如图是某化学小组探究燃烧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装置。
第16题图
(1)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与教材中实验相比,该实验改进的优点是什么?
(3)通过什么现象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4)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四、计算题
17. (2019三亚模拟)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 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 C 2. A 3. B 4. D 5. B 6. C 7. D 8. C 9. B 10. D
11. (1)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2)风能、核能(或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合理即可)
12. (1)清除可燃物 (2)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隔绝氧气(或空气)
13. (1)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或SO2和CO) C (2)节省石油资源(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等合理即可) (3)CH3OCH3+3O2 2CO2 + 3H2O
14. (1)C3H8+5O2 3CO2+4H2O
(2)4NH3+3O2 2N2+6H2O
(3)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5. (1)烧杯中没有充足的氧气(或烧杯中的氧气被消耗完)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合理即可)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隔绝氧气 做对照组(或做对比等合理即可) (3)破坏燃烧的条件
16. (1)4P+5O2 2P2O5
(2)减少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
(3)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4)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 (1)4
(2)解:设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2H5OH+8O2 4CO2+2CO+9H2O
138 56
207 g x
= x=84 g
答: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