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文题解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四类。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世界第二。
习作要求:
你游览过辉煌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三、习作提示:
本次习作是让我们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 产,利用收集整理好的相关资料为该处文化遗产写一份简介。
四、习作重点:
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有两个:一是能够分门别类、有所取舍的合理利用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来写作;另一方面是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生动地对该处文化遗产加以介绍,突出它的显著特点。
理顺写作思路: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怎样搜集资料?
怎样整理资料?
怎样把搜集整理的资料写出来。
学习过程:
(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迄今为止,中国已拥有长城、北京故宫、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平遥古城、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龙门石窟、都江堰一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这么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中华儿女增添了一份自豪感。
(二)确定对象,搜集资料。
在众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呢?确定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写一份简介。为更好地完成这篇习作,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在网络上搜集、整理资料,来一次网络版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旅;还可以查阅“有关图书”搜集资料。
?查阅资料的途径:
①互联网+
②有关图书
?查阅资料的方法:
①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输入“名称+关键词”
②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三)整理归类的方法: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
①地理位置、外观和结构;
②记录历史变化、文化影响;
③讲述相关故事
……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标注好资料来源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给大家。
(四)、写好简介的方法。
本次习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可以图文并茂。图片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表格的特点是系统简洁、对比性强,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图片和表格作为文字叙述的辅助和补充,可以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撰写的形式:
形式一:文字
形式二:文字(多)+图片
形式三:文字(多)+图片+表格
①文字: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②图片、表格直观、简明。
如:教材99页《金字塔夕照》采用纯文字的形式写的,属于散文。
100页《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就是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写成的,属于说明文。
③所写内容要真实。(引用原版的数据、资料)
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内容要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如:课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搭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这段文字中引用的数据、资料是真实可信的。“左右”“在……
以前,……一直是……”“相当于”“1万多个”等词句的运用更加体现了说明文文字的准确性。
④写法:
?先确定表达形式。
形式一:文字
形式二:文字(多)+图片
形式三:文字(多)+图片+表格
? 列出要表达的内容。
①地理位置、外观和结构;
②记录历史变化、文化影响;
③讲述相关放事
? 逐条筛选组织材料。
? 确定详略。详写的增添,略写的删减。(尊重事实)
? 总观全篇,连贯融合。
(五)文章结构:
1.题目:①直接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称拟题。如“故宫简介”
②用该处文化遗产的“特点、评价”+“副标题”(中国
文化遗产名称)拟题。如“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长城”
2.开头:①交代所写的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文化遗产的准确名称、地理位置、影响及特点,如果有世人对它的赞誉也可以写下来。
②多种方法点题。
3.中间:设计好介绍形式:
“文字”或“文字+图片”或“ 文字+图片+表格”
从不同方面依次展开介绍:
①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
②外观、布局;
③风景名胜的景色特点;
④讲述相关故事……
※无论写哪方面内容都要抓住重点,将最主要的信息介绍给读
者。注意在引用别人话时,注明资料来源。介绍多个方面要做到尊重事实、详略得当。
4.结尾:可对该处文化遗产作出总体评价,或表达你对该处文化遗产的感受或者看法。
(六)范文提纲:
题目:秦兵马俑坑简介
开头:开篇点题。
在中国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秦兵马俑坑,现在我就把它介绍给大家。
中间:文字说明介绍。
位置、概况、美誉。
一号坑的形状、面积、主要布置。(详写)
二号坑、三号坑。(略写)
结尾:感受+呼吁
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秦王朝的军队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慨叹之余,让我们都为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吧。
(七)范文赏析:
秦兵马俑坑简介
在中国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秦兵马俑坑,现在我就把它介绍给大家。
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225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它是当代重要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三个俑坑当中,规模最大的是一号坑。它是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它们一行行、一列列,排成了巨大、整齐的长方形军阵。俑坑的东端有210个与真人一样高的陶武士俑,它们的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排成三行,每行70个人。其中,除了三个首领身穿战甲外,其他人都束发穿短衣,挽弓挎箭,手拿弩机,就像整装待发的前锋部队。后面就是6000个铠甲俑和30多乘驷马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铠甲俑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矛、戈、戟等长兵器,浩浩荡荡,即将出征。
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侧,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端。二号坑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中的兵种更为齐全,军阵也最为壮观,是游客们通常参观的俑坑。三号坑中兵马俑较少,出土战车一乘。从布局看,似乎没有建造完成。
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秦王朝的军队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慨叹之余,让我们都为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吧。
(八)精彩开篇: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2.介绍特征,引起下文:
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3. 直入主题,介绍位置: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4. 总括式:
福建土楼是一颗东方文化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
5. 引用式:
杭州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对它的评价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九)精彩结尾:
1. 总结式:
苏州园林的景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观赏。
2. 抒情式:
雄伟的长城,壮观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文明的长城,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呢?
3.点明题目,发出号召: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4.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明孝陵,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5.总结全文,发出邀请: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去欣赏它的魅力哟!
?学习小结?
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知道了怎样收集整理资料。
学习了怎样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素材
一、精彩开篇: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2.介绍特征,引起下文:
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3. 直入主题,介绍位置: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4. 总括式:
福建土楼是一颗东方文化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
5. 引用式:
杭州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对它的评价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精彩结尾:
1. 总结式:
苏州园林的景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观赏。
2. 抒情式:
雄伟的长城,壮观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文明的长城,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呢?
3.点明题目,发出号召: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4.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明孝陵,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5.总结全文,发出邀请: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去欣赏它的魅力哟!
三、范文赏析:
秦兵马俑坑简介
在中国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秦兵马俑坑,现在我就把它介绍给大家。
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225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它是当代重要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三个俑坑当中,规模最大的是一号坑。它是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它们一行行、一列列,排成了巨大、整齐的长方形军阵。俑坑的东端有210个与真人一样高的陶武士俑,它们的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排成三行,每行70个人。其中,除了三个首领身穿战甲外,其他人都束发穿短衣,挽弓挎箭,手拿弩机,就像整装待发的前锋部队。后面就是6000个铠甲俑和30多乘驷马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铠甲俑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矛、戈、戟等长兵器,浩浩荡荡,即将出征。
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侧,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端。二号坑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中的兵种更为齐全,军阵也最为壮观,是游客们通常参观的俑坑。三号坑中兵马俑较少,出土战车一乘。从布局看,似乎没有建造完成。
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秦王朝的军队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慨叹之余,让我们都为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吧。
四、相关资料: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故宫资料》
一、故宫又叫紫禁城的原因:
1.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是皇家的禁地,所以又叫紫禁城。
2.故宫是现在我们对它的称呼,它的原名应叫“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呢?听我从头道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观察天象时,把天空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中央部分叫“紫薇”,是皇上老天爷住的地方。古代的皇帝又把自己称为“天子”,也就是老天爷的儿子。所以,皇帝的居住地也就模仿老爸在天上的住所而起名废“紫禁城”。
二、故宫的面积和设计:
1.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0万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高十米,可谓是“城高池宽”。在故宫城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称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精美角楼。故宫开四门,坐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2.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宫殿900多间。多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由沿着一条南北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的。南北曲直,左右对称,气魄宏伟,规划严整,蔚为壮观。
三、故宫的院落设计:
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英武店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家眷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太公、昆宁宫以及东西六宫为主。除此之外,故宫内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用途不一的大小宫殿。据说当年的故宫中,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够多吧?
四、故宫的建筑情况:
故宫至1407年开始筹建,至1420年完工,历史十余年。共征集全国著名工匠十多万人,民夫100万人。自故宫建成之后,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执政。
五、故宫的世界地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对故宫进行修缮,使它更加壮丽辉煌,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二:《黄山》2020.3.1
一、黄山的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一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属黄山市管辖。
二、黄山的美
黄山的美,就在它的奇峰。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座大峰,36座小峰,近年又有十座名锋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度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有1864米,光明顶次之,有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的始信峰组成了黄山“四大奇峰”。到黄山的朋友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哪一座也算不虚此行了。
三、黄山四绝
1、第一是奇松。黄山奇松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一般来说,有土的地方才能长出草木,而黄山松则是从岩石缝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长着松树,它们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不怕干旱,不怕风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其次是黄山松,有着天然的造型。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分别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 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
2、怪石是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岩石,这些岩石的样子千差万别,但都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猴子观海”、“仙人晒靴”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是奇巧玲珑。它他们可以独立成景,也可以组合成景。从不同的角度看会让你产生不同的联想。
3、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中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么壮观,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
4、最后介绍一下温泉。黄山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常年水温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四、黄山的其他特点,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在这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