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9 15: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活动范围: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生活方式: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局面: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了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心愿: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有星的天空旋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的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铁木真
也速该
(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措施: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相关史事
作用
想一想: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
客观因素:部落混战,民族压迫;
人民渴望和平安宁;
拥有强大的骑兵。
个人因素:机敏果敢,有坚强的意志;
战略战术得当。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蒙古
成吉思汗率军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援,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
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
成吉思汗在1227年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身亡。据说遵从成吉思汗“秘不发丧”的遗命,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陵墓深埋,万马踏平,坟地成为森林。所以成吉思汗身葬何处不得而知。1954年建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并非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而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寝,即假陵,其中并无成吉思汗的遗体。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成吉思汗率军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援,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

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127年)西夏
灭亡。
蒙古
南宋
蒙古灭金
成吉思汗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借到宋境进攻金朝。此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蒙 古
蒙古与南宋对峙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史料:1234年金朝覆灭后,南宋军依照与蒙古的约定,北上收复开封和洛阳。但是蒙古贵族背弃盟约,用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蒙古军队作战,往往是凭借精锐骑兵打围歼战。南宋军队在野战中难以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因而加强长江防御体系,在守城战和水战中与蒙军较量。蒙军在攻打城市时经常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如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率军攻打合州,5个月未能攻下。交战中蒙哥被宋军的矢石击中,伤重而死。
【相关史实】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忽必烈(元世祖)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治国措施
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一方面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忽必烈(元世祖)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1272年)定都于(大都)。
元朝建立
忽必烈(元世祖)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南宋灭亡
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元朝统一全国
蒙古(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

1279年
史书记载: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元朝实现统一有怎样的意义?
【知识拓展】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他遭到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解到大都,关押了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具有进步意义。但元朝的统一战争,使南宋境内的汉族人民遭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样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国历史上有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分别是哪些朝代?
想一想
秦、 西晋、 隋朝、 元朝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疆域最大。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西夏
【课后活动2】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反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1.忽必烈继承汗位
2.南宋灭亡
3.蒙古灭金
4.元朝建立
5.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6.西夏灭亡
7.元朝统一
1260年
1276年
1234年
1271年
1206年
1227年
1279年
(4)
(6)
(3)
(5)
(1)
(2)
(7)
本课小结
蒙古的兴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
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
元朝统一全国
元朝的建立:忽必烈治国安民
(1271、忽必烈、大都(北京))
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陆秀夫、文天祥事迹
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1224年灭金。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陆秀夫和文天祥抗元;元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