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9 10: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甘利芬
一、教材分析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本节的知识点包括以下两点: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二、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本节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是从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同时学生家庭平时生活中,经常会播种、种植小盆栽,因此,将教材的该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课题定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以探究实验的步骤为主线,让学生自主确定探究的因素,设计实验,并利用课余时间实践播种绿豆,观察并拍照记录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情况以及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获得直观动态知识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这样的设计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让学生觉得新颖,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好奇心,动手实践播种绿豆的热情。本课时内容也为第二课时《测定种子发芽率》打下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通过初中将近半年多的学习,他们基本熟悉了新课程生物学科的学习方式,并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合作与竞争、表达与交流、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等探究活动的能力。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品尝成功的喜悦,并愿意为之而努力。教师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各个课题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将成果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1.2 能力目标
①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②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1.3 情感目标
①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②学会欣赏别人的劳动成果,感受劳动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③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公平竞争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1 重点
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②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2 难点
①设计实验测定种子萌发的条件;②采用学术报告的方式制作PPT汇报实验方案和结果。
五、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生物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因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力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以及学习资源的限制,课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向父母老师请教等途径收集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亲自动手实践,“做中学”,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了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六、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1.1 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学生代表抽签决定每个小组的课题,其他学生按兴趣进入不同的课题,以分配的课题为目标,分别用照片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1.2 协助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协助每个课题组的学生准备相关的实践材料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2 学生准备: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探究实验, 通过上网或向家人咨询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每天观察并拍照和表格记录种子萌发的变化。
3 让部分有经验的同学担当小老师,收集每位组员拍摄记录制作花絮,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学生讲述童话故事
学生讲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提问童话故事告诉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1、做人要诚实2、煮熟的种子不能发芽。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那怎样的种子才能萌发呢?又或者说,什么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活动2【讲述】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
提问学生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第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第二步,作出假设。讲述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的,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展示课本上的资料,引导学生作出的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正常的种子。第三步,制定计划。回顾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提问学生制定计划的内容:实验思路,材料用具,实验装置和方法步骤。提问实验设计需遵循的三大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重复实验原则。接下来详细讲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概念。
活动3【活动】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装置和结果
教师先展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实验设计方案和结果。分常温组和低温组,展示数据结果:低温组有0颗萌发,适温组19颗萌发,因此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接着水分组,空气组,光照组和种子组四组学生分别展示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小组竞赛。水分组分无水组和少量水组,空气组分充足空气组和不充足空气组(水封法),光照组分黑暗组和光照组,种子组分为完整组和残缺组。
活动4【交流】评价各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点评四组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设计是否遵循了三大原则,结果是否准确。提问,为什么有的对照组种子也萌发了?比如种子组中残缺组发芽率较高,为什么?引出一个课堂上生成问题,种子哪部分残缺才不能萌发?小组讨论并总结,过渡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活动5【讲述】归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的展示,归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在条件为种子胚完整且是活的,非休眠期和营养充足。
活动6【练习】课堂巩固练习
精选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农谚,种子库储存种子的措施,创新装置找出对照实验组,最后再通过探究实验设计题巩固探究实验的步骤和设计原则,结束本节内容。
八、教学反思
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生物课程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在新课程标准中发出璀璨的光芒。具体地说,生物学核心素养涵盖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其中的科学探究是观察发现生物学现象,科学提出生物学问题,设计实验、实施方案和结果的交流与讨论,以适应未来的职业倾向需求和自身的发展。“做中学”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其理论与新课程理念非常吻合,它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它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根本点。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模式,它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本节课例就是充分基于科学探究、“做中学”和探究性教学理论而设计的一堂课。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选定探究的变量,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期间,每天定时观察和拍照记录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仪式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做中学;观察和记录生物学现象,了解到种子萌发过程是胚根先突破种皮这一知识点;掌握科学探究的设计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理性思维;然后制作课件,给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培训,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课堂中创设手捧空花盆童话故事情境,引入主题。采用学生讲述故事,在展示学生风采过程中,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学生展示本组的探究实验过程,也展示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探究活动记录照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方式,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传统关系,也在次环节中,通过师生点评,突出探究实验设计中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的科学方法,突破重难点。采用设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进一步巩固提升本节内容的学习。整堂课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四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课堂合作探究环节,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毕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本节通过课前布置实验任务,课堂展示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当然本节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内容量较大,时间的掌控稍显不足,有些环节预留的时间稍显仓促,板书设计不够整洁美观,语言不够简练和连贯,不富有感染力,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