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四(下)13 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四(下)13 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9 13: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13 猫【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课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5.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教学难点】1.抓住课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谜语引入:脚穿钉鞋走无声,不吃素菜吃鱼腥, 日间无事打瞌睡,半夜三更鼠辈惊。 (打一动物) 谜底:猫 猫是大家熟悉并喜欢的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散文《猫》。 2.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等。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抓住课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难点)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的特点。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忧:右边的“人”扁宽,撇和捺靠上位置相连,“匕”要窄,短撇左边不出头。 贪:“今”的人要舒展,下边有一小点,横撇要扁,“贝”稍窄,撇和点要外展。 蹭:“曾”中间不是“田”框要扁,中间一竖,左点右撇要小,下边“日”稍窄。 解:左右要窄,上边有区别,右上边“刀”要小,“牛”撇短,下横和中竖要长些。 遭:“曹”要写紧凑,上横稍短中间“日”扁宽,两竖贯穿上横,下边“日”扁窄。 盆:右边的“人”扁宽,撇和捺靠上位置相连,“匕”要窄,短撇左边不出头。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猫的性格多变、顽皮可爱。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重点) 3.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重点) 4.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难点)二、品读释疑1.本文写了哪两种猫,它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大猫的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头这句话是第1—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总体概述。 3.作者是如何写出猫的性格古怪的?这一段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老实、贪玩、尽职。 4.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无忧无虑”指猫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只顾睡大觉,说明猫很老实。 5.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这句话采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连用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关切、爱怜之情、担心、翘望、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6.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非……不可……”这个双重否定句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这与之前的贪玩看似互相矛盾,但都是事实,正好明的性格古怪。 7.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跟它一样。(课后第1题) 第1自然段讲了猫既老实又贪玩也尽职的古怪性格。课文的第4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是中心句,围绕满月时的小猫可爱、淘气的特点讲了三层意思:鸡毛、线团都能玩个不停,胆子越来越大,抱着花枝荡秋千。 8.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蹭”换成“碰”“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小脚印”好不好, 为什么? “蹭”是轻轻的磨擦,蹭出了猫的可爱,蹭出了撒娇,蹭出了温柔,蹭出了高兴蹭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蹭”表现了猫似乎在撒娇、耍赖,写出了猫与主人的亲昵。一个“印”字反映了主人对猫的万般喜爱。同时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猫踩在稿纸上的爪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9.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表现了猫的叫声变化多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欣赏与喜爱。 10.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段话里说猫“什么都怕”又说它“勇猛”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这正好揭示了猫古怪的性格。胆小与勇猛同时体现在猫的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11.课文又从哪些方面写猫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的? 猫小时候十分淘气可爱。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玩起来不怕摔跟头,也不怕疼。三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12.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这是本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表明下文将重点写小猫“可爱”“淘气”的特点。 13.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猫当作小孩看待,说它“撞疼了也不哭”,充满了疼爱之情。 14.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小猫把院子里的 “枝折花落”,作者为何还称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作者把这只天真淘气的小猫当成自己的孩子, 所以即使它把院子里的花草弄得“枝折花落”,也不忍责打,反而对小猫宽容怜爱,觉得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5.讨论交流:作者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写猫老实时,列举猫“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的事例。写猫贪玩时,列举猫一天一夜不回家的事例、写猫尽职时,列举了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蹲守“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的事例,都具体表现了猫古怪的性格。写猫小时候淘气可爱,列举了它玩鸡毛、玩线团、摔跤、打秋千等具体事例来表现。 16.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课后第1题) 作者喜欢猫,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一是猫的特点:老实又贪玩,又尽职的古怪的性格、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而又勇猛好斗、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二是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猫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老舍先生的语言平实、质朴,运用具体的事例展现了猫的灵性、古怪、可爱。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写作方法:运用具体事例写动物 (1)本文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写猫。如写猫古怪的性格,列举了猫老实的时候“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贪玩的时候“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尽职的时候它发现老鼠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等具体事例。这种写法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 在写动物时要先观察动物的习性,如饮食、睡觉、玩耍等,抓住动物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时要抓住有趣的事例乃至细节,尽量使用拟人化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2)举例: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这段文字是选自郑振铎《猫》的一段。为了写清楚猫活泼不怕人的特点,列举了它爬树、说蝴蝶树上跳到墙上、大街上晒太阳几个事例,语句准确。 (3)练一练:观察家里或小区里的小狗,学习上面的方法写一写它的特点。 4.课堂小结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猫>节选 》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