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它相当于20000吨烈性炸药(TNT)的爆炸威力。
“两弹一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它相当于百万吨烈性炸药(TNT)的爆炸威力。
世界主要核国家从研制原子弹到氢弹所需的时间2年零8个月 西方报刊惊呼:“中国这种闪电般的进步,是神话般地不可思议。”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只剩下一片废墟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我们如今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如今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法国总统在法国国防机构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邓稼先传》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1964年10月17日中国政府为什么建议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工具。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导弹研究方面的成就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曾说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会放他回中国。”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1970年,“长征1号”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3、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4、“两弹一星”精神 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允等科学家学家建议,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的重点,促进高技术研究的发展。
1997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
国家发展科技计划 国家还制定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多项科技发展计划。
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优秀 科技人才,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
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神舟一号 漫步太空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杨利伟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舱活动,刘伯明辅助出舱,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五三翟志刚太空行走完成下列表格19641016196619671970199920032008 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北斗腾空、神威超算、大飞机一飞冲天!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中国科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 农业医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国际农业最高奖—
世界粮食奖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杂交水稻1、右图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材料一:
我国水稻产 量的相关数据:
282千克 (1950 年亩产量)
500多千克 (1973 年亩产量)
900多千克 (2012 年亩产量)
3.5亿吨 (1976 年到1998年杂交水稻增产的粮食产量)产量高材料三:美国试种杂交水稻,比美国当地的时代良种增产33%—93%,1980年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转让合同,付给中国种子公司20万美元首期技术转让费,中国即派出制种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专家在美工作期间,由美方支付工资……对中国的意义: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
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国际的意义: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疟(nüè)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严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恶性疟死亡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知识拓展世界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但效果不佳。(1)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领奖四、青蒿素(2)成就: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原子弹、氢弹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青蒿素加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对解决粮食问题有重要贡献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两弹元勋“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之父“杂交水稻之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更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太阳有那么晒,坐在那个稻穗下遮阴乘凉,于是我把这个梦取了个名字,叫做禾下乘凉梦。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袁隆平“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屠呦呦热爱祖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心系人民、淡泊名利、锲而不舍、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我们要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还要吃苦担风险。但是,我们的工作,能振我国威,振我军威!”
——邓稼先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主席题词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文化事业《红岩》、《青春之歌》《茶馆》《东方红》《林则徐》、《英雄儿女》东方红茶馆2、文化成就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认识: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柱。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材料一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推动了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的工业化正在开展,我们的国力不强…,可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我们靠的是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有高度爱国心的科学家…他们靠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
---张劲夫《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建国后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合作探究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要们坚持”科教兴国” 战略,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