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什么是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一)金属冶炼业——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二)丝织业和棉纺织业——衣被天下(三)陶瓷业——从烧陶到制瓷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1、金属冶炼术重点知识归纳春秋炭,汉代煤,南宋焦,明焦传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湛、使用广泛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兔首2件被拍卖,青铜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5件仍然下落不明。6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青铜方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司母戊鼎7尊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敞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牺尊。牺尊上装饰有各种华丽的纹饰,兽背或头做成尊盖,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8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爵 9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10觥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牛形青铜觥11商周时期的青铜耜 考古学家在春秋时期的古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这是一把制作工艺十分高超的青铜剑。剑已在地下埋藏了2300多年,但出土时仍完好如新,拔剑出鞘,寒光闪闪, 毫无锈蚀。全剑长55.6厘米,刀薄锋利,试之以纸, 二十余层一划而破。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2、纺织技术A、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明代中后期,部分地区的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1)上古时:养蚕缫丝(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四五千年前)
(2)西周:工艺发展,品种丰富,图案精美(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4)唐代:缂丝技术:“通经断纬”,纹饰绚丽,极具神韵
(5)明清:鼎盛时期西 周 采桑图 商 代 玉 蚕汉代 素纱蝉衣南 宋 缂 丝 莲塘乳鸭图 宋·缂丝秋山诗意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2、纺织技术B、棉纺织业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1)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宋末元初(2)棉纺织技术、工具革新——黄道婆(3)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4)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明代后期思考:为什么棉布盛行?1、丝织品穿着舒适,但价格昂贵;麻织品质地粗糙,且保暖性能较差;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等。
2、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扩展;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基础题:陶和瓷的区别1.质地不同
2.敲击声不同
3.吸水性不同
4.用料不同
5.烧制温度不同3、从烧陶到制瓷a、陶器的发明及代表成就(新石器时代)彩陶烧陶工艺烧陶问题探究
从生活需要出发,想一想,陶器为什么恰好在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石器时代被发明出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食物来源更有保障,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人们迫切需要煮食物、盛食物、盛粮食、汲水的器具,而石器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于是陶器应运而生。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彩陶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3、从烧陶到制瓷a、陶器的发明及代表成就(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烧陶工艺烧陶黑陶蛋壳黑陶杯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3、烧陶到制瓷a、陶器的发明及代表成就(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烧陶工艺烧陶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鬹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3、从烧陶到制瓷a、陶器的发明及代表成就(新石器时代)捏制法泥条盘制法范制法轮制法彩陶黑陶白陶烧陶工艺制陶的方法烧陶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3、从烧陶到制瓷a、陶器的发明及代表成就(新石器时代)捏制法泥条盘制法范制法轮制法彩陶黑陶白陶烧陶工艺制陶的方法烧陶问题探究
从生活需要出发,想一想,陶器为什么恰好在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石器时代被发明出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食物来源更有保障,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人们迫切需要煮食物、盛食物、盛粮食、汲水的器具,而石器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于是陶器应运而生。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青瓷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盘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唐代白瓷隋白釉瓷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宋 汝窑宋 哥窑瓷盘宋定窑白瓷均窑北宋 景德镇 影青龙虎瓶 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6)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青 花 瓷釉 里 红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6)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7)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明 彩罐(斗彩) 明代瓷器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6)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7)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8)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更精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遍销全世界。清代珐琅瓷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 珐琅象耳炉清 粉彩 b、制瓷业3、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达到成熟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4)隋唐时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6)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7)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8)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更精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遍销全世界。陶瓷发展简史陶器青瓷白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影响:日常生活用品,远销欧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总结陶瓷器顺口溜
中华人,真骄傲,独发瓷。
东汉青,南北白;
宋瓷都,景德镇;
元彩瓷,瓷青花,釉里红;
明彩瓷,斗五彩。清彩瓷,粉珐琅。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丝绸瓷器52(商周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二、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1、手工业经营形态及其发展状况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作为小农经济的补充,一直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春秋战国兴起;唐宋以后显著发展;明代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各种手工业的生产方式:
家庭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官营手工业——官府统一管理,集中劳动、分工协作,技术水平高。
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方式的特点:
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家庭手工业
(1)产品大都不进入市场 (2)生产关系
官营手工业
(1)产品不进入市场 (2)生产关系(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私营手工业
(1)产品进入市场
(2)生产关系(师徒关系,明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明中后期出现了雇佣关系。官府统一管理、经营,从征役制到雇募制产品由政府制定、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
至明代前期,一直居主导地位1、积极:
2、消极:唐以前是家庭小作坊,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从事商品生产、产品投放市场、赚取利润春秋战国出现,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位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个体农户的副业劳动
产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对于稳定小农经济有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演变历程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
明代中期,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⑴西周到明前期
政府经营管理并处于垄断地位;
⑵明以后
官营手工业衰退;
从西周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请思考: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 首先是要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如禁止民间私造武器,如有违犯,对造者处以流刑或死刑);二是丰厚利润的吸引。为什么在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自身缺
乏活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逐渐萎缩。
2、私营手工业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
生产商品化程度的大大加深,生产范围、规模也日益扩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为私营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雇佣劳动力,因此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2、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7、手工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课堂小结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衣被天下从烧陶到制瓷经营形态官 营私 营私营取代官营的主导地位发展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