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溶液的酸碱性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人体中以下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唾液 胃液 血液 小肠液 胆汁
6.6~7.1 0.9~1.5 7.3~7.45 7.6 7.1~7.3
A.胆汁 B.血液 C.唾液 D.小肠液
3.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7.35~7.45 B.唾液:6.6~7.1
C.胃液:0.9~1.5 D.胆汁:7.1~7.3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为:食醋3.2~3.6,葡萄3.5~4.5,牛奶6.3~6.8,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是( )
A.食醋 B.葡萄 C.牛奶 D.鸡蛋清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Na+、NO3- B.K+、Ca2+、OH-
C.Ba2+、Cl-、SO42- D.Na+、Cl-、CO32-
6.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先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8.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7.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D.某气体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8.化学式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的泡菜虽然富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B.焊接金属时用氧气做保护气
C.pH值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酸碱度
B.
验满氧气
C.
熄灭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B.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C.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
D.先用双手紧捂试管,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硫、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 )
A.紫色、蓝色、红色 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紫色
12.下列常见食品中,呈弱碱性的是( )
A.泡菜(pH3.2~3.6) B.牛奶(pH6.3~6.6)
C.鸡蛋清(pH7.6~8) D.苹果(pH2.9~3.3)
13.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B.用嘴品尝
C.滴入Na2CO3溶液 D.加入锌粒
14.在氢氧化钠和石蕊试液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每滴盐酸体积很小),直至盐酸过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由蓝变紫,再变红 B.由红变紫,再变蓝
C.由紫变红,再变蓝 D.由紫变蓝天,再变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5.紫色的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成______色,遇碱性物质变成______色。
16.在一烧杯中盛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1)滴加稀盐酸前,混合溶液的pH______7(填“>”或“=”或“<”,下同),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
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
(2)A点时消耗溶质HCl的质量为______g,放出CO2的质量为______。
17.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碱或稀酸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
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
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
中的颜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问:
(1)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______;
(2)玫瑰花汁中加入小苏打后呈现的颜色是______。
18.2017年3月19日无锡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口号是:“人在画中跑”,这幅美丽的画卷指的就是太湖。某同学对太湖水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可以采用______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
②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湖水,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和过滤的作用。
③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④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填字母)。
19.农夫山泉广告画面如图,玻璃杯中盛有农夫山泉水样,水样中浸有pH试纸后,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请你回答:
(1)图中测定水样pH的方法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时,所需用品除玻璃片、pH试纸外,还需要______;
(2)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范围约为______,该结果能用实验室的广范pH试纸测出来吗?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8.1 溶液的酸碱性
【答案】
1.??A???????2.??D???????3.??C???????4.??D???????5.??A???????
6.??D???????7.??B???????8.??C???????9.??C???????10.??A???????
11.??C???????12.??C???????13.??B???????14.??A???????
15.??红 ? 蓝 ????????
16.??>? =7? NaCl? <? 7.3? 4.4g???????
17.??大红花、玫瑰和雏菊 ? 绿色 ????????
18.??pH试纸 ? 吸附 ? 加热煮沸 ? B ????????
19.??错误 ? 玻璃棒 ? 6.8-7.8 ? 不能 ? 广范pH试纸的测量值为整数 ????????
【解析】
1.??
解: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由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故选:A。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
解:A、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B、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C、唾液的pH为6.6-7.1,小于7,显酸性。
D、小肠液的pH为7.6,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小肠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3.??
解:根据人体内液体的近似pH:血浆:7.35~7.45,呈弱碱性;唾液:6.6~7.1,接近中性;胃液:0.9~1.5,呈强酸性;胆汁:7.1~7.3,呈弱碱性;可判断其中胃液的酸性最强;
故选:C。
根据溶液的pH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即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对比四种人体内液体的近似pH,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体液.
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4.??
解:食醋、葡萄、牛奶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
鸡蛋清pH大于7,显碱性。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
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与酸性溶液中的H+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6.??
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不可能精确为8.5,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盐酸显酸性,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可能等于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进行分析判断。
C、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D、根据盐酸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注意事项(不能浸入待测液、不能用水润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呈碱性,属于盐,错误;
B、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正确;
C、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也可能是非金属单质石墨,错误;
D、某气体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在进行溶液中变红;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根据具有导电性的物质进行解答;根据能灭火的气体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
解:A、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故A错误;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B错误;
C、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不是碱是盐,故C正确;
D、铵态氮肥和氢氧化钙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进行分析;
D、根据铵根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
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
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相反时,会有水倒吸进入试管,炸裂试管,故A正确;
B、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操作错误,测量结果将偏大或偏小,故C错误;
D、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要先握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放入水槽中,有可能没有气泡冒出。所以不能用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A、在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时,实验完毕,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停止加热;
B、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C、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相当于稀释了被测溶液,测量结果不准;
D、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11.??
解:生石灰(主要成分CaO)遇水变成熟石灰(主要成分Ca(OH)2).熟石灰的溶液现碱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且溶液现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食盐溶于水现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所以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后颜色变化为:蓝、红、紫色。
故选:C。
了解生石灰、二氧化硫、食盐溶于水后的变化,以及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特性.
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变化,以及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碱盐后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12.??
解:A、泡菜的pH为3.2~3.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鸡蛋清的pH为7.6~8,大于7,显弱碱性,故选项正确。
D、苹果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3.??
解:
A、取少量该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则证明该无色溶液具有酸性,故对;
B、根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错;
C、取少量该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证明该无色溶液具有酸性,故对;
D、取少量该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粒,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证明该无色溶液具有酸性,故对。
故选:B。
A、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解答,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答;
B、根据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原则解答;
C、根据酸能与碳酸钠溶液产生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解答.
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的性质,掌握酸性溶液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4.??
解:在氢氧化钠和石蕊试液的混合溶液中,石蕊为蓝色,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显中性的氯化钠和水,石蕊为紫色,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观察选项。
故选:A。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碱变蓝,遇酸变红,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5.??
解: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故答案为:红;蓝。
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解答。
本题考查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
16.??
解:(1)滴加稀盐酸前,混合溶液含有碳酸钠,故溶液显碱性,这时pH>7;根据图可以看出,当滴加盐酸至73g时也就是A点时,此时气体达到最大量,也就是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等于7,溶质只有氯化钠,而继续滴加盐酸时,由于盐酸剩余,所以此时pH小于7,溶质为HCl和NaCl;
(2)在A点时消耗的HCl的质量为73g×10%=7.3g,
设消耗7.3gHC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 ????????? 73??????????????????????????44
????????? ??????7.3g????????????????????????x
x═4.4g
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故答案为:(1)>;=7;NaCl;<;
(2)7.3;4.4g。
由于给出了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可以根据盐酸中HCl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对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最后求算其质量分数。
(1)根据盐酸滴加过程得到的图象,看出当滴加盐酸到73g时为恰好完全反应,加到146g时为盐酸过量,此时pH小于7进行分析;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7.??
解:由各种花的花汁在不同酸碱性溶液的变色可知:
(1)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大红花、玫瑰和雏菊;
(2)由于小苏打的溶液显碱性,玫瑰花汁中加入小苏打后呈现的颜色是绿色。
故答为:(1)大红花、玫瑰和雏菊;(2)绿色。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酸碱指示剂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据此解答。
此题属于信息分析题的考查,借助表格提供的信息结合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解决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8.??
解:①可以采用pH试纸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故答案为:pH试纸;
②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湖水,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和过滤的作用;故答案为:吸附;
③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④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B;故答案为:B;
①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②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
③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④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B。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转化,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9.??
解:(1)图中将pH试纸直接放入水样中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是错误操作;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需要用到玻璃片、pH试纸和玻璃棒.故答案为:错误;玻璃棒;
(2)由7.3-0.5=6.8,7.3+0.5=7.8可知溶液pH范围为:6.8-7.8,而用pH试纸测定出的数据只能是整数值.故答案为:6.8-7.8;不能;广泛pH试纸的测量值为整数.
(1)测定溶液的pH不能直接把pH试纸直接放入被测液中,这样操作会污染试剂.应该使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沾到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2)由图中显示7.3±0.5可以计算出溶液的pH范围为:6.8-7.8,而使用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只能是整数,不会是小数.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要求我们能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测定.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