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0 10: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含杂质种类不同 B.含碳量多少不同
C.机械加工性能不同 D.耐腐蚀性不同
2.钢铁因含硫、磷而比较脆,不利于制作加工。据此分析,炼铁所用的矿石,不宜采用下列的(括号内为该矿物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式)(  )
A.赤铁矿(Fe2O3) B.磁铁矿(Fe3O4)
C.菱铁矿(FeCO3) D.黄铁矿(FeS2)
3.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Al、Fe、Ca在地壳中含量占金属元素的前三位
B.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C.金属矿物是冶炼金属的基本原料
D.从课本介绍的矿物主要成分分析,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态
4.防洪纪念塔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纪念塔周围的围栏是钢制的,钢是纯净的铁
B.建筑中用到了大理石,这种材料可以抗酸雨的腐蚀
C.亮化所使用的霓虹灯是利用氮气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塔身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钢筋,钢筋属于金属材料
5.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C.用磁铁鉴别生铁和钢
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6.将一种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木炭反应后生成无色气体Y,Y与灼热的CuO反应后又得到无色气体X,则X与Y分别是(  )
A.CO、CO2 B.O2、CO C.CO2、CO D.O2、CO2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纯铁较软,而生铁比纯铁硬--组成不变,但性能改变
B.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C.洗涤剂除去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大小能改变
8.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更大、更硬
B.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9.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铁有银白色光泽
B.铁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铁锈就是氧化铁
C.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溶液变为浅绿色
D.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钢铁为合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合金的韧性和硬度主要是由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决定的
B.把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中的杂质全部除去,使其变为纯铁
C.在地壳中铁元素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占第二位
D.金属铁、铝、铜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1.工业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2Fe+3C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
12.高铁方便人们的出行,修建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请写出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高铁配餐中有三鲜虾仁包,虾仁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13.
炼铁过程的探究
在化学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
(2)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14.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______含碳量较高,生铁的硬度比纯铁______。
(2)铁在下列______情况下容易生锈(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D.浸没在植物油中
(3)铁锈疏松,如不及时除去,会加速铁制品的锈蚀,可以用稀硫酸除去。写出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农业上常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波尔多液,配制时不能使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把其他金属从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装置A中先进行的是______(填“加热”或“通一会儿CO”);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质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2)同学们对“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疑问,他们对A装置进行改进:在装氧化铁的玻璃管前,先通过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观察澄清石灰水变化,老师认为他们的设计没有必要,原因是______。
(3)装置B的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装置C能够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
(4)因为______,所以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是______(一种方法即可)。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答案】
1.??B???????2.??D???????3.??B???????4.??D???????5.??C???????
6.??C???????7.??B???????8.??A???????9.??B???????10.??A???????
11.??CO???????
12.??Fe2O3+3CO═2Fe+3CO2 ? 蛋白质 ????????
13.??Fe2O3+3CO═2Fe+3CO2? C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尾气处理???????
14.??生铁 ? 大 ? BC ?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Fe+CuSO4=Cu+FeSO4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单质的位置是否位于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弱金属单质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则可以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除钾钙钠以外) ????????
15.??通一会儿CO? 减少? 实验开始已经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那时就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化情况? b? 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 在a处(或者c处,不指出具体位置不得分)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或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
1.??
解: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A、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不是含杂质种类不同,故选项错误。
B、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故选项正确。
C、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不是机械加工性能不同,故选项错误。
D、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不是氖腐蚀性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根据它们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和钢的组成与区别是正确金属本题的关键.
2.??
解:黄铁矿(FeS2?)中含有硫元素,钢铁因含硫、磷而比较脆,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所以不宜用来炼铁。
故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本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冶炼,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3.??
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氧、硅、铝、铁、钙,所以Al、Fe、Ca在地壳中含量占金属元素的前三位,故A说法正确;
B、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化合态和游离态(以单质形式存在),故B说法错误;
C、金属矿物是冶炼金属的基本原料,故C说法正确;
D、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显正价,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考虑;
B、根据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考虑;
C、金属矿物是冶炼金属的基本原料;
D、根据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数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地壳中元素含量,金属元素的存在状态。
4.??
解;A.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大理石的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不能抗酸腐蚀,故错误;
C.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故错误;
D.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钢是铁的合金进行解答;
B.根据大理石的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解答;
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发光进行解答;
D.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性质类别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方面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
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支持燃烧,所以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都能被磁铁吸引,不能鉴别,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合成纤维燃烧一般会缩成小球或者融化掉,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
B、根据氧气支持燃烧分析;
C、根据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进行分析;
D、根据羊毛主要是蛋白质,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6.??
解:A、如果无色气体A是一氧化碳的话,它不与木炭反应,故A错误;
B、如果无色气体A是氧气,它与木炭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再转化为氧气,故B错误;
C、如果无色气体A是二氧化碳,它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
D、如果无色气体A是氧气,它与木炭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再转化为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可从熟悉的反应入手,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气体有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和红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本题是对炭和一氧化碳简单化学性质的考查,难度低,属识记内容.
7.??
解:A、纯铁较软,而生铁比纯铁硬--组成不变,但性能改变错误,因为组成改变;故选项错误;
B、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正确;故选项正确;
C、洗涤剂除去油污--洗涤剂能乳化油污,溶解油污错误,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大小能改变错误,因为分子大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正确;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大小能改变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乳化现象、合金、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氧气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8.??
解:A、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故A正确;
B、废旧电池内含有汞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水土的污染,应该回收,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的导电性方面,银的导电性能最好,但价格昂贵一般不会用银作电线,故C不正确;
D、铁矿石的含量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资源有限,应按计划开采,故D不正确;
故选:A。
A、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B、根据电池含有汞等重金属的危害分析;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从经济实惠方面考虑,一般不会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的含量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资源有限,应按计划开采.
本题考查了合金方面的知识,还考查废旧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金属的导电性,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化开采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合理利用金属材料及矿产资源.
9.??
解:A、纯铁有银白色光泽,正确;
B、铁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错误;
C、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溶液变为浅绿色,正确;
D、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溶液变为浅绿色,正确;
故选:B。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金属铁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解:A、铁的合金韧性和硬度与碳元素含有有关,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强,所以铁的合金的韧性和硬度主要是由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决定的;
B、钢和生铁的主要区别是钢的含碳量较生铁低,所以把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中碳的含量减低;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居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所以铁居第四位;
D、铁、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而铜的颜色是紫红色的;
故选:A。
A、依据铁合金的韧性和硬度和碳元素含量的关系分析解决;
B、依据钢和生铁的成分及含碳量分析解决;
C、依据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分析解决;
D、依据铁、铝、铜的颜色分析解决;
此题是对铁的合金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铁与钢含碳量的不同以及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1.??
解:在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Fe2O3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CO;
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解:炼铁时需一氧化碳作还原剂,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虾仁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填:Fe2O3+3CO═2Fe+3CO2;蛋白质。
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炼铁的原理、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
解:(1)A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该反应中CO得到氧,属于还原剂;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试管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有毒,所以末尾酒精灯的作用是: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进行尾气处理;
故填:(1)Fe2O3+3CO═2Fe+3CO2;?CO;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尾气处理。
(1)根据A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来分析;
(2)据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会变浑浊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现象和实验中操作注意事项。
14.??
解:(1)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合金比纯金属硬度越大,生铁的含碳量比纯铁高,生铁的硬度大,
故答案:生铁;大。
(2)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生锈,容易生锈;
B.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与水接触,不易生锈;
C.铁部分浸入食盐水中,与水和氧气同时存在,且食盐能加快铁的锈蚀,故易生锈;
D.浸没在植物油中,铁与水不接触,不易生锈。
故选:BC;
(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4)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单质的位置是否位于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弱金属单质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则可以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除钾钙钠以外)。
故填:Fe+CuSO4=Cu+FeS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单质的位置是否位于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弱金属单质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的位置之前,则可以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除钾钙钠以外)。
(1)根据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解答;根据合金比纯金属硬度越大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在某些酸和盐的作用下能加快锈蚀;
(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铁和水;
(4)铁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结合金属活动性分析。本题考查了运用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15.??
解:(1)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加热Fe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其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反应后玻璃管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质量减少;
(2)实验开始已经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那时就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化情况;
(3)从a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应该从b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只有这样氢氧化钠才能既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气体;(4)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在a处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故填:
(1)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减少;
(2)实验开始已经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那时就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化情况;
(3)b;
(4)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在a处(或者c处,不指出具体位置不得分)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或用排水法收集)。
(1)根据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回答;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生成铁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C装置的特点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C装置的作用和连接的顺序;
(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点燃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