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酸和碱 B.酸和盐 C.碱和盐 D.盐和盐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锌和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固体和稀盐酸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3.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
B.酸、盐都可能含氧 ,碱一定含氧
C.碱与盐、酸与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反应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会得到澄清溶液
4.下列广告词对应商品的主要成分及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 广告词 商品 主要成分 类别
A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白酒 乙醇 有机物
B “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 味精 蛋白质 混合物
C “吃了盖中盖,腰不疼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 补钙剂 碳酸钙 盐
D “农夫山泉有点甜” 矿泉水 水 化合物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碘水可用于区分奶粉和淀粉 B.铝常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C.浓盐酸可用作除锈剂 D.纯碱可用于生产玻璃和洗涤剂等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用煤炭直接做燃料,不能充分利用煤炭中的资源,还会污染环境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苏打等可制汽水
D.人类使用某种金属材料的早晚与该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
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F、Si、Hg B.盐:氯化钙、硝酸铵、小苏打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混合物 D.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8.下列实验中主要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的腐蚀性 B.氢氧化钠潮解
C.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 D.自制汽水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为试剂或做法)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和(燃着的木条)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 D.水和双氧水()
10.磷酸二氢铵是用量较大的一种化肥,其有效成分是NH4H2PO4,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1.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A.丙酸:C2H5COOH B.氨水:NH3·H2O
C.氯化铵:NH4Cl D.熟石灰:Ca(OH)2
12.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名正确的是
A.Ag:水银 B.CaO:消石灰 C.NaCl:苛性钠 D.Na2CO3:纯碱
13.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充食品包装袋 B.小苏打做面包
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二、实验题
14.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a中溶液含有_____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金属银在空气中加热无明显变化)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
(2)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I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常温下A是液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且B为单质;C、D、H均为氧化物,H是常用的干燥剂;F、G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它们的阳离子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I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盐,而且不溶于酸。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F_____;I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17.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
(2)写出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 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将部分变质的烧碱配成溶液中后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稀盐酸至 50g 前,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A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4)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19.为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准确称量样品12g,向其中加入68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量所得溶液质量为75.6g。请计算: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
20.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0g,加316.6g水使之全部溶解,将300g氯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3.3 m 46.6
(1)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B 6.C 7.B 8.B 9.B 10.D 11.C 12.D 13.A
14.Mg(OH)2 Cu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应从起点开始生成。 2 HCl、MgCl2
15.过滤 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Cu+2AgNO3=2Ag+Cu(NO3)2 碳和银 碳、铝、提供铜元素的物质(铜或氧化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都有可能)
16.H2O(或H2O2) MgCl2 AgCl CaCO3CaO+CO2↑ 分解
17.BaSO4 HCl Mg(OH)2+H2SO4= MgSO4+2H2O NaOH或KOH等 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Mg3N2
18.稀盐酸先中和烧碱溶液 2.2 NaCl 7.3%(详见解析)
19.4.4g 88.3% 13.1g
20.46.6 94.7%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