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5.2 热量 比热容阅读与思考
1. 阅读情景短文。
2. 思考:物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除了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外,还与物体本身的什么因素有关?观察与分析
1.观察:插入不同物体中的测温探头的示数变化。
2.比较与推断:
(1)比较插入50克黄沙和50克水中的测温探头的示数变化可知: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与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插入50克水和100克水中的测温探头的示数变化可知: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与___________有关。初步结论: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____。
2. 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质量较大,升高的温度较______。
不同少体验与归纳1. 主题:探究一定质量的物体,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器材:电热杯、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_________。
3. 实验过程:
(1)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当液体温度达到30℃时,每隔30秒记录一次液体温度,连续记录6次;计算每次记录的液体温度与初始温度(30℃)的差值。
(2)绘制Q-Δt图像。(3)数据图像分析与比较大量实验证明:
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相同。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同。
热容可以推断:某种物质,质量较大,其热容较_____。进一步科学研究发现:同种物质,热容与质量的比值相同。比热容大阅读与理解概念:
_______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_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
单位:
单位1℃焦/(千克·℃)J/(kg·℃)m( )阅读与理解1. 阅读:课本P38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
2. 发现:
(1)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常见物质,水的比热容较______(选填“大”或“小”)。4.2×103焦/(千克·℃)大阅读与感悟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生产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有繁忙的交通,联系着各个地方。阅读与感悟我们生活的城市,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憧憬并创造着美好。阅读与感悟但你是否知道?城市的各种活动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它的环境中释放热量。阅读与感悟我们生活的城市,有阡陌交通的道路,多是水泥、柏油路面。我们生活的城市,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是钢筋水泥墙体。阅读与感悟 而这些构建城市肌肉美感的水泥、黄沙、柏油和钢铁等材料的比热容却都比较小。 当它们吸收了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以及城市自身活动产生的热量后,温度变得很高。阅读与感悟于是,城市变热了……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阅读与感悟 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我们在城市中心,建造了许多大型公共绿地。阅读与感悟 这些绿地中常年蓄积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大中型水库。阅读与感悟 在城市气候条件和热排放量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这些绿地可以使城市的温度下降1℃以上,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这就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阅读与感悟作业布置1. 阅读:课本P38第四、第五段。
2. 完成“八年级物理作业No.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