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压强
课时
1
主要教法
启发谈话、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压强知识的教育。5.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
有趣,更是有用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计算、单位以及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压力小桌、砝码、海绵、木块、铁块、铜块、培养皿、细砂、图钉、气球、细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设疑引入
(出示幻灯片)猜一猜为什么两人留下的脚印深浅不同呢?
(幻灯片出示课题: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把这些力的方向画出来,并思考:上述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特征?
启发学生回答出:这些力作用在受力面上,这些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多媒体演示压力的方向)
(幻灯片出示板书)
1、压力的定义、符号、单位。
2、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视频演示(重物压木板)。
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补充压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出示幻灯片)小明和小丽的对话,让学生思考: 压力和重力有何关系?
作以下物体受到的压力和重力示意图
(出示幻灯片)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强调: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三要素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你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我很想知道。为此,我想请同学们试试身手。(幻灯显示)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提出问题。
1、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猜想。
(出示幻灯片)大家齐动手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研究一个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经常用什么方法?
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有力手段是什么?你们能否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
2、设计实验
如何控制变量?
3、进行实验
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课桌上已备的器材或身边的一些物品中自主选择器材,来验证猜想。
4、分析论证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5、交流评估
鼓励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并对自己及他人的实验提出评估意见。表扬各小组的创新设计非常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
6、教师小结
(1)围绕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当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同,将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引出压强(课件出示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3)我们知道了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帕斯卡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帕斯卡。(课件展示) (课件出示小知识,压强公式的注意事项)
(4)例题应用
(课件出示例题)巡回指导。
(播放课件),演示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引导学生将桌上的图钉按入木块,体验后,提出问题:你希望钉尖对木块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希望钉帽对手的压强大
些还是小些?
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压坏,就要减小压强;为了顺利地进人物体,而需要增大压强。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为什么骆驼号称“沙漠之舟”?而啄木鸟号称“森林医生”?
你能选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根据压强定义式P=F/S,不难看出: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1)当压力F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F;(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F,增大受力面积。 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播放多媒体课件)
物理来源于生活,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后,举一些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增大、减小压强的事例,当然有些同学们也举到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 师:“立正,听清口令:迅速增大你对地面的压强。”
好了,下面又到了你们试试身手的时候。请同学们完成剩下的习题训练。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小结本节课知识
六、布置作业
猜想并回答
观察与作图并画出下列各图中力的方向 、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听讲、记录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思考: 压力和重力有何关系?
作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思考回答。
记录
做习题
个别回答
大胆猜想、思考并回答
做手压铅笔的实验、
控制变量法
实验
能
各小组讨论,明确实验方案:让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压力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互切磋,合理分工,共同实验,研究发现。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展示部分小组实验,边演示边讲解, 相互交流小组结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寻找方法: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思考并回答、理解基础上记忆。
倾听、感悟。
学生独立解答。
认真体验并交流
?
?
?
思考并回答
学生进行归纳
记录
举例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
学生表演
增加气氛,调动全体学生注意力,感受压力的存在与作用效果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作答,训练他们从图中获取新知识、提炼知识的能力。
知道压力的概念、符号、单位、方向、作用点。
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
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压力的定义。
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学生从自己的求知愿望出发提出了探究课题,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授之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体验做实验的乐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建立压强的概念、渗透比值定义法
通过走近帕斯卡,强烈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帮助他们树立了、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
?
充分体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利用大量图片,让学生进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是生活。
小游戏,既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调节课堂气氛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
1、定义: 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符号:F
单位:牛( N)
2、压力的三要素
大小: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置于水平面上F压 = G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3、单位:⑴、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⑵、1Pa=1N/m2
4、1pa的物理意义: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是: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教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