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凉的扇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美术实验教材第6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1.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2.在练习中,逐渐形成设计意识,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3.愿意了解扇子文化,感受扇子的美,体验制作扇子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设计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教学难点: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设计扇子。
教学准备:卡纸、宣纸、彩色纸、双面胶、胶水、竹片、水粉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叫《秋夕》,你会背诵吗?
银烛秋光冷画屛,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间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歌里面提到了古人用扇子一边乘凉一边追赶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那情景一定很美吧,你想看古代的扇子吗?
三、了解扇子的发展历史
1、说说中国古代的扇子有什么特点?
2、掌握扇子的构造,讨论:折扇和团扇各自的造型特点。
3、欣赏扇面上的图案感受扇子的美,探讨扇子的装饰方法。
4、讨论:扇子的作用。
通过欣赏各种材料、形状、图案的扇子,感受扇子的美,创设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和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四、探讨扇子的制做方法
研究扇子作品的制作方法,观察、讨论制扇的材料、步骤。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归纳:
分析材料:硬纸板、宣纸、卡纸、竹片、树叶等。
分析外形:激发学生探讨扇子的外形设计。
五、学生创作
1、提出要求:a.形式多样化不要局限圆形和扇形 b.美观又实用。
2、激发学生创作:请你做个小小设计师,比比谁做的扇子最奇妙。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六、作业讲评。
1.小组互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一件,最美观的作品一件,最实用的作品一件。
2.组与组之间作品大比拼。
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师,最佳造型设计师,最实用设计师各若干名。
3.教师评议小结。
4、小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扇子主要生产于我国的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扇子作为实用品的功能正在逐渐消退,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它的艺术性,并用之于收藏、把玩。这一传统的工艺品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着新的活力。
七、延伸
1.回家后找找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扇子?
2.首届中国扇子艺术大展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同学们可以届时上网去浏览
3.保存好扇子作品,夏天我们可以用来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