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目标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为蟋蟀的耳朵,根据放大倍数判断观察者所用的工具最有能的是( )
A.高倍显微镜 B.放大镜 C.电子显微镜 D.肉眼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目镜 B.物镜 C.载物台 D.通光孔
3.下列物质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花岗岩 B.松树 C.蜗牛 D.苹果
4.第一个发现细胞并加以命名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罗伯特·胡克 C.列文虎克 D.伽利略
5.长时间没有更换,鱼缸里的水会变绿是因为( )。
A.鱼排泄物过多形成 B.鱼食里的添加剂污染了水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鱼缸的玻璃长时间没有清理,变脏了
6.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时,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圆,最有可能是( )。
A.没有染色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显微镜没有正确调焦 D.气泡太多
7.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 B.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C.晶体都是矿物 D.晶体大小不一
8.下列各种物体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烧杯 B.小草上的露珠 C.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瓶底 D.窗户上的碎玻璃
9.放大镜下昆虫的触角是多种多样,玲玲发现天牛的触角是鞭状,下列属于天牛触角的是( )。
10.若要使位于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11.自然界中的很多( )物质都是晶体。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
12.科学家在观察SARS病毒时使用的是( )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13.玲玲在一个透明的纸上写了一个“上”字,将这个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所观察到的图像是( )。
14.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将不同的微生物隔开 B.吸除多余的水分
C.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 D.给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15.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观察到的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细胞 B.盖玻片或载玻片上的杂质
C.细胞中的一部分,叫细胞核 D.标本没有充分展开重叠在一起形成的
16.下列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云母、维生素C B.碱面、玻璃 C.长石、珍珠 D.松香、石英
17.(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列文虎克 B.牛顿 C.培根 D.格罗斯泰斯特
18.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 )。
A.巴斯德 B.罗伯特·胡克 C.列文虎克 D.伽利略
19.下图中属于雪花晶体的是( )
20.用滴管取少量浓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留在玻璃片上的痕迹,看到的是( )
A.粉末状物质 B.大颗粒食盐晶体 C.无色透明的物质 D.什么也没有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是有害的,比如酵母菌 B.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 D.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2.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表皮细胞装片时,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
A.目镜10× 物镜4×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5× 物镜16× D.目镜15× 物镜4×
23.下列细胞中有叶绿体的是( )。
A.血液细胞 B.叶肉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蛙卵细胞
24.( )晶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A.食盐 B.维生素C C.味精 D.石墨
25.自制洋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正方形小玻璃叫( )。
A.盖玻片 B.载玻片 C.反光镜 D.平面镜
二、实验探究和思考题(共50分)
26.放大镜的研究.(19分)
(1)右图放大镜也叫 ,因为它具有
(2分) 的特点。
(2)玲玲用右图的三个放大镜(三个镜片的直径分别是2cm、3cm、4cm)观察同一个物体,发现放大的倍数是相同,这说明 (2分) 。
(3)玲玲再采用右图的A、B、C三个放大镜去观察同一个物体,发现放大倍数是不一样的,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这说明
(2分)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是( )。
A.放大倍数大,视野也大 B.放大倍数大,视野小
C.放大倍数小,视野小 D.以上说法都错误
(5)下列情况利用高倍放大镜能够观察的是( )。
A.血液的细胞 B.大肠杆菌 C.新型冠状病毒 D.昆虫的器官
(6)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两个放大镜,在下面的方框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它表示出来。(4分)
(7)玲玲还发现利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能点燃小纸片(见上右图),这说明放大镜还具有
(2分)作用。
27.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20分)
(1)在右图括号内填入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2)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三个物镜分别标有4×、16×、40×,那么这台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 。玲玲想要观察到标本里面更多的细胞,那么玲玲应该选择的物镜是 。
(3)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
→ → →
五个基本步骤。
(4)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双手摆放显微镜 B.放标本前要先抬高镜筒
C.在低倍物镜下调光 D.调焦时眼睛要一直注视目镜
(5)玲玲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三个难题,请帮忙解决。(6分)
①问题1:从目镜往里看,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你的解决方法是 (2分)
②问题2:标本已经放置在载物台上,但是玲玲进行多次的调焦都找不到标本。
你的解决方法是 (2分)
②问题3:右图是玲玲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标本。
你的解决方法是 (2分)
28.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9分)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包括以下几个过程,先填实验器材,再按上课的制作过程排序。
①用 染色;
②用 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清水中央;
③用 吸取多余水分
④把 倾斜着盖在标本上面
⑤用 取清水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中间。
(2)上面制作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2分) 。
(3)关于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与细胞之间排列比较紧密 B.每一个细胞呈狭长的六边形
C.每个细胞里面都有一个小黑点 D.细胞与细胞之间会互相重叠
29.写出制作简易显微镜的过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