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二节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人民版 《历史》 必修一
三大突破
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解冻——关键
突破之一
突破之二
突破之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材料一:
军事上:中国国防力量不断增强
第一模块:探究中美关系解冻之因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材料二: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周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飞行路线图
政治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第一模块:探究中美关系解冻之因
第一模块:探究中美关系解冻之因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经济上: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十年后,6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日益动摇,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材料四:
资本主义阵营: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
第一模块:探究中美关系解冻之因
在全面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乌龟般缓慢而坚定的努力,至少在目前胜过了美国兔子般猛冲突进和延迟耽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材料五:
材料六:
越南战争: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美国方面的原因
美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第一模块:探究中美关系解冻之因
材料七: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材料八:
中国方面的原因
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1、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2、 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日本的威胁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3、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4、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美国
中国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2、 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一、中美关系解冻原因
“是我们的共同利益使我们走到一起,这些利益超过了我们
的分歧” ——尼克松
共同要求
苏联
美国
中国
越南战争
台湾问题
压力
压力
国家利益
国际形势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1970年尼克松在会见《时代》杂志记者时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那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去”
1970年12月25日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
——1970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庄则栋
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礼物。4月邀请美乒乓球队访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
首次访华美国兵乓球队游览长城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意义: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2、官方接触---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2、官方接触---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意义: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
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尼克松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2、官方接触---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
---双方在上海签订《_____________》
中美联合公报
(1)内容:阐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意义: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2、官方接触---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
4、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8年12月)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1、民间交流---“乒乓外交”(1971年4月)
2、官方接触---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
4、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8年12月)
5、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
第二模块:探究中美关系和缓旅程
时 间 事件 意义
二、中美关系和缓的旅程
美乒乓球队访华
1972.2
1971.7
1971.4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1978.12
试探之旅
旋风之旅
破冰之旅
“以民促官”
打开交往大门
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
开始正常化进程
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1979.1
材料一:尼克松访华后……仅1972年就有超过1000名美国人访问中国,包括医生、教授、记者、科学家、商人及政治人物等,中国也派出了四个团体访问美国。
——何慧《尼克松与中国》
促进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模块: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
第三模块: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三:尼克松的访问为加速改善中日关系铺平了道路……1971年10月25日台湾被逐出联合国,而当时基辛格正在中国进行第二次访问。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促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材料四 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
促进中国外交事业发展,掀起新的建交高潮
第三模块: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六 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模块: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五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1、促进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4、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
5、有利于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3、促进中国外交事业发展,掀起新的建交高潮
2、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促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1、试题解析: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
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C
2.试题解析: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
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召开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上海公报》发表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3.试题解析: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
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