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8 人之初 课件+素材(2课时,43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8 人之初 课件+素材(2课时,43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0 11:50:08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儿童刚上学时都要读一本书,这本最早读的书就是《三字经》。你读过《三字经》吗?你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唯有勤学 方有作为 《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三字一句朗朗上口
《三字经》内容广泛,?所谓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
古事”。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教育和读书的重要性。(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之 前初 始本 性善 良习 惯教 导变 迁可 贵专 心幼 小玉 器道 义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丶笔画:3笔顺: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之前 求之不得 言之有理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木笔画:9笔顺:我相信他说的话。相称 相识 相反 相依为命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辶笔画:7笔顺:我家附近有条小河。近处 靠近 亲近 平易近人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乛笔画:3笔顺: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习惯 练习 学习 习以为常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辶笔画:7笔顺:他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了跳远比赛的冠军。遥远 远方 跳远 远走高飞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王笔画:5笔顺:我特别爱吃玉米。玉米 玉石 宝玉 玉树临风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丶笔画:3笔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意义 含义 正义 义不容辞善恶老少1.数一数,这篇课文共____小节。
2.说一说:课文题目“人之初”是什么意思?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课文第一部分押“an”的韵,第二部分押“i”的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读的时候注意朗读的节奏——三字一停顿。1.数一数,这篇课文共____小节。
2.说一说:课文题目“人之初”是什么意思?2人最开始的时候天性本性性格教师教室教育学习复习习作人之初之相近习玉义远 《三字经》是我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取材典范,内容包罗万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保证你学了之后受益无穷。第一小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初:这里指刚出生时。
性: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
善:善良,品质或言行好。
相近:近似,差不多。
习:后天的习惯;习性。 译文: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苟:如果,假如。
教:教育。 乃:就。
迁:变化,改变。 道:方法。
贵:以某种情况为可贵。
专:专心致志。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这两句是对谁说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是对家长和老师说的。
1.人生来都是善良的。
2.后天及时正确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第二小节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后天的教育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在接受教育时应该有着怎样的态度?学:学习。
非:不是
宜:合适,适宜。
何:什么
为:作为,成就。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年龄大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他到老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这两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两句诗?他们都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让我联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他们都告诉了我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的道理。琢:雕琢。
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知:懂得。
义:道理;礼仪。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通过这两句,你知道了哪些道理?1.从小时候就要开始努力学习。
2.人学知义,学习对我们的一生都很重要。 学完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不接受后天良好的教育和自身努力地学习,本性就有可能会改变,所以我今后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中还有很多的小故事和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你还知道哪些内容?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会背的同学可以尝试在同学面前背诵一下。本课讲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人成为有用之才。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节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