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静夜思 课件+素材(2课时,21+17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8 静夜思 课件+素材(2课时,21+17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0 11:58:01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猜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打一天体)谜底:月亮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皎洁的月亮时,你会想起什么呢?诗人李白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写的这首古诗吧!皎皎明月 缕缕乡思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重点)
2.朗读、背诵古诗。(重点)
3.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难点)
4.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难点)夜 晚思 念床 前月 光疑 问举 行望 月低 头故 乡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心笔画:9笔顺:我们从小就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 思念 心思 前思后想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广笔画:7笔顺:我把自己睡的小床整理得很好。床铺 木床 床位 卧床不起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丷笔画:9笔顺:一只蝴蝶飞到了我的面前。前方 前后 前进 鞍前马后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笔画:6笔顺:妈妈让我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光荣 光辉 风光 发扬光大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亻笔画:7笔顺:我们绝不能向困难低头。低下 低等 低价 低声下气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攵笔画:9笔顺:他讲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故乡 事故 故意 无缘无故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乡笔画:3笔顺:我是在乡下长大的。乡村 乡亲 乡间 入乡随俗举头:抬头。月光:月亮的光亮。[造句]举头望去,油菜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造句]朦胧的月光笼罩着静静的荷塘。 数一数,全诗一共_____行。第一行末尾的字是_____、……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时,总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速度要慢,要读准每一个字,同时注意停顿,要按照一定节奏读,读出诗的韵律美。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数一数,全诗一共_____行。
第一行末尾的字是_____、它的拼音是_______;
第二行末尾的字是_____、它的拼音是_______;
第四行末尾的字是_____、它的拼音是_______。
它们都押韵_____。四光霜乡√√课件17张PPT。皎皎明月 缕缕乡思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月光既皎洁又冷清。诗人李白遥望此景,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思乡诗。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品读古诗,体会一下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吧! “疑”原来的意思是( ),在本首诗中的意思是( )。①好像、似的。 ②怀疑。②① 句意:床前的地面上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好像铺上了一层冰冷的霜。 句意:抬起头看着明亮的圆月,低下头思念故乡。 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时间写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夜晚。 从“静夜思”的“夜”以及“明月”这两处可以看出来。 把“月光”比作“霜”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也说明当时天气很冷,可以感受到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相同点:白色、寒冷这两句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抬头看见又圆又大的月亮,想到自己孤身一人不禁开始思念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作者为什么看到圆月后会想念家乡呢?你知道原因吗?团圆、美满思念家乡和亲人 学完这首诗后,请你带着感情再一次朗读全诗,试着体会诗人真挚的思乡之情,会背的同学可以尝试闭眼背诵。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你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静静的夜晚,看见床前银白色的月光,好像地上铺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看着明亮的圆月,想到自己一人漂泊在外,不由的低下头思念起遥远的家乡。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感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无尽的思念静夜思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诗意: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