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
1.(6分)用“\”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镌刻(juàn juān) 迸裂(bìng bèng) 袭人(yí xí)
踉跄(càng qiàng) 幔子(màn wàn) 顽劣(liè luè)
2.(8分)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nà hǎn xiōng táng tuō yán
jī è jié duàn zhī xī cūn zhài
3.(8分)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胜:A.胜利 B.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C.能够承担或承受
①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
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2)挂:A.登记 B.钩住 C.牵记,牵连,牵累
①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②老师的女儿去外地上学了,老师很挂念她。
4.(4分)给下列句子选择相应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夸张 F.设问
(1)大虫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2)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3)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
(4)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B.《草船借箭》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C.《红楼春趣》选自明朝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D.《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6.(4分)《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除了“景阳冈”,我还知道里面著名的故事: 、 、 、 。
7.(4分)《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 、 、 、 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8.(2分)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
二、阅读理解
9.(14分)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然﹣ 接受﹣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②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 。
10.(1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猪八戒进花果山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量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量大,却也是入乡随俗。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谢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去了?”行者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什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遇,只恐逼发他性子,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说些什么。
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大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行者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文中的“行者”是 ,我想用这样的四字词语来评价他: 。
(2)认真读一读这篇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
(3)短文中的画线句是 描写。此时,孙悟空的内心想法是 。
(4)某校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论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我方认为, 。
三、习作.(30分)
11.(30分)中国古典名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对名著中的人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吧!你最佩服谁?他有哪些值得你佩服的地方?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训练
1.【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故答案为:
juàn bìng yí càng wàn luè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2.【分析】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解答】答案为:
妒忌 呐喊 胸膛 拖延
饥饿 截断 知悉 村寨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3.【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1)①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胜”承受的意思。故选C.②引人入胜:指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胜”境界的意思。故选B。
(2)①挂在:高高地吊起的意思。“挂”钩住。故选B.②挂念:想念,记挂的意思。“挂”牵记,牵连。故选C。
故答案为:
(1)①C;
②B;
(2)①B;
②C。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4.【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1)大虫的吼声说成半空起了霹雳,振得山冈也动,这是夸张的写法;
(2)把虎尾比做铁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由“那么……那么……那么……”引导的排比句;
(4)把“窗外竹子上的一声响”比作“窗屉子倒了一般”,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答案为:
(1)E;
(2)A;
(3)C;
(4)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分析】考查了对古代名著等文学常识的了解,根据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红楼春趣》选自清朝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故选: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与阅读中,我们要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6.【分析】考查了名著阅读,要注意平时积累,要熟悉名著内容,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理解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解答】《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根据积累可知,除了“景阳冈”,我还知道里面著名的故事: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
故答案为:
林冲风雪山神庙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宋江三打祝家庄 武松醉打蒋门神。
【点评】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7.【分析】考查了名著阅读,要注意平时积累,要熟悉名著内容,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理解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解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根据积累可知,《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智斗红孩儿、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故答案为: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智斗红孩儿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点评】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8.【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故答案为: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理解
9.【分析】语段选自《草船借箭》。本文写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想用三天造十万之箭来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操借箭成功,使周瑜心服口服。
【解答】(1)考查了反义词。偶然:不经常,不是必然的。故反义词“必然”。接受:收取(给予的东西)。故反义词“推却”。
(2)考查了改写句子。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删去“怎么”添加“不”,变问号为句号,句意不变。改为:我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3)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正确,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②有误,从“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可知,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是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
(4)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
故答案为:
(1)必然 推却;
(2)我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3)①√②×;
(4)①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②胸有成竹。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带问题读短文,在深入了解主题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10.【分析】语段选自《猪八戒进花果山》。本文写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惹恼了唐僧,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而唐僧却被黄袍怪扣押在宝象国。八戒沙僧白马的营救遭到失败,无奈之下八戒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
【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积累理解,《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文中的“行者”是孙悟空,我想用这样的四字词语来评价他:机智勇敢。
(2)考查了内容的概括。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本文主要写猪八戒来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去,孙悟空还在为唐僧赶走他的事情生闷气,不答应回去。
(3)考查了描写方法及内容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往哪里去……再莫想我。”可知,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从“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说些什么。”可知,悟空是想知道八戒的来意故意说的,因此可知他当时心里的想法是:这个呆子,一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待我诈他一诈,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4)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反方的观点理解,符合要求即可,例:猪八戒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故答案为:
(1)明代 吴承恩 孙悟空 机智勇敢;
(2)猪八戒来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去,孙悟空还在为唐僧赶走他的事情生闷气,不答应回去;
(3)语言 这个呆子,一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待我诈他一诈,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4)猪八戒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带问题读短文,在深入了解主题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三、习作.(30分)
11.【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个你最佩服的名著中的人物。结合自己对名著的阅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最让自己佩服的人物去写。写时要注意结合人物的事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表达出对人物的敬佩之情。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我最佩服的名著人物﹣﹣诸葛亮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已是家喻户晓。书中刻画了近2000个人物形象,最常见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争斗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记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妒贤忌能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各极其态。在众多人物中,我最敬佩的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诸葛亮知人心、识天文、通地理,料事如神,有胆有识,能体现诸葛亮的例子数都数不清。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诸葛亮能言善辩,他为了使孙权与刘备联手,共同对抗曹操,他舌战群儒,说得江东群儒哑口无言,使孙权同意和刘备联手共抗曹操。
诸葛亮才智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周瑜让黄盖用苦肉计,让庞统巧授连环计,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早就算到这几天要刮东风。于是,他就装模作样的“借”来了一场三天三夜的东风,帮助周瑜把曹操杀得大败而归。
诸葛亮神机妙算。有一次,孙权要和刘备提亲,诸葛亮要赵云护送刘备,并亲授“锦囊妙计”。在这中间,如果不是第一个妙计,周瑜就不会假戏真做;如果不是第二个妙计,刘备可能就忘了蜀国;如果不是第三个妙计,刘备、孙夫人和赵云,就不能逃脱被追杀的可能……他火烧新野,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布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南蛮王,大摆空城计,以木偶吓走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在他未出茅庐之时,就知天下三分。当上丞相后,可谓是计计得胜,魅力值直升第一,诸葛亮真是我的人生偶像呀。
【点评】本文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结合诸葛这的事迹,写出了对人物的敬佩之情。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