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11: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2.油井发生火灾,产生大量的废气:①浓烟中的炭粒、②氮的氧化物、③碳的氧化物、④硫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其中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有毒气体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产物中兼有气体、液体、固体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
B. 石油的裂解
C. 煤的干馏
D. 煤的气化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B.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我国古代“药金”的冶炼方法是:将炉甘石(ZnCO3)和赤铜矿(Cu2O)与木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热至800℃,即可炼出闪烁似金子般光泽的“药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药金”实质上是铜锌合金
B. 冶炼炉中炉甘石直接被木炭还原为锌
C. 用王水可区别黄金和“药金”
D. 用火焰灼烧不能区别黄金和药金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石油分馏可以获得大量的芳香烃
B.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和苯
C. 煤的干馏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苯和甲苯
7.下列关于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
B. 铝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中
C. 铁主要存在与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等)中
D. 金、铂等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8.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烧结黏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9.以辉铜矿(Cu2S)为原料冶炼铜,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Cu2S+O22Cu+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3种
B. Cu2S在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1 mol O2参加反应时,上述反应转移电子总物质的量为4 mol
D. SO2被分离、回收后氧化生成SO3,作为制取硫酸的原料
10.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 “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 如图所示,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思想
D. 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11.石油裂解的目的和原理是(  )
A. 避免炭化结焦
B. 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 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D. 使具有长链的烃深度裂化,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不饱和烃和少量液态烃
1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
B. 石油通过催化重整可得到环状烃
C. 石油裂化是物理变化
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13.为了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要求使用无铅汽油,所谓无铅汽油是指(  )
A. 不用铅桶装的汽油
B. 不含四乙基铅的汽油
C. 不含硝酸铅的汽油
D. 不含氧化铅的汽油
14.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
A. Cu
B. Fe
C. Al
D. Ag
15.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备镁
D.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16.金属钙的冶炼方法是电解法,这一事实说明了(  )
A. 金属钙离子易得电子变成金属钙原子
B. 金属钙是不活泼的金属元素
C. 金属钙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钙离子
D. 金属钙离子的氧化性很强
17.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空气大量排放了(  )
A. CO
B. CO2
C. SO2
D. NO
18.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有:①浓缩结晶 ②加熟石灰 ③加盐酸 ④过滤 ⑤熔融电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⑤
D. ③④②①⑤
19.绿色化学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化工生产中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
①减少“三废”排放量
②考虑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③出现污染问题再治理
④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⑤拒绝使用无法替代、无法回收、无法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污染明显的原料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0.下列气体中,有毒且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H2
B. O2
C. N2
D. CO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为了防治酸雨,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工业上采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使用以“固硫”(避免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最后生成石膏。试回答:
(1)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⑤氧化还原反应 ⑥非氧化还原反应 ⑦离子反应 ⑧非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⑤⑥⑧ D.②④⑤⑦
(2)第一步“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所需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
A.1 B.2
C.3 D.4
(3)比较此法与石灰石粉末与含硫煤混合法哪个更好些________(A.生石灰 B.石灰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先将燃料煤脱硫 ④在土壤中加石灰防止酸化 ⑤开发新能源,避免含S、N的氧化物大量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22.海水中溴元素以溴离子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考虑,下列物质也能吸收单质溴的是________。
A.NaOH B.FeCl2
C.Na2SO3D.H2O
(3)步骤③中氧化剂是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2 mol 溴化氢,消耗________mol 二氧化硫。
(4)根据上述反应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铝在地壳中的含量约占8%,目前我国铝消费量超过430万吨,在众多的金属中仅次于铁。请回答下问题:
(Ⅰ)实验室中用金属铝制备少量氢氧化铝,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1:AlAl3+Al(OH)3↓
方案2:AlAlOAl(OH)3↓
方案3:―→Al(OH)3
制备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铝消耗酸和碱最少的是方案________。
(Ⅱ)工业上冶炼铝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在制取氧化铝的过程中,分析铝土矿和赤泥中所含Al2O3、Fe2O3质量分数的数据如下:
(1)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
(2)电解氧化铝生产铝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则每生产3.4 t纯净的氧化铝,需铝土矿________t。
24.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海水浓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_______ mol。
(3)步骤②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4)步骤③中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在工业生产中此步骤应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B项,铁的活泼性强于铜,该过程属于湿法炼铜,发生了置换反应,正确;C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错误;D项,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正确。
2.【答案】B
【解析】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有毒气体,使雨水pH<5.6,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有关。
①浓烟中的炭粒,可导致pM2.5的污染问题;
②氮的氧化物与酸雨有关,符合题意;
③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一氧化碳有毒,但与酸雨无关;
④硫的氧化物与酸雨有关,为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与温室效应有关,与酸雨无关。
3.【答案】C
【解析】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其产物有焦炭(固体)、煤焦油(液体)及焦炉气(气体)等。
4.【答案】D
【解析】A项,CaSO3易被氧化为CaSO4,向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在煤燃烧时SO2最终生成CaSO4,故A正确;B项,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将CO2转化为可降解塑料,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正确;C项,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C正确;D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冶炼“药金”的相关反应方程式为ZnCO3ZnO+CO2↑,2ZnO+C2Zn+CO2↑,2Cu2O+C4Cu+CO2↑,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王水可以溶解黄金和“药金”,故C项错误。用火焰灼烧可以区别黄金和“药金”,因为高温下黄金跟空气不反应,而“药金”可以与空气反应,生成的CuO是黑色的,ZnO是白色的,总之,灼烧后的“药金”颜色有变化,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A项,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大量的芳香烃,错误;B项,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错误;C项,煤的干馏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D项,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但是通过煤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苯和甲苯,错误。
7.【答案】A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铝,其次是铁。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其化学活动性有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铝、铁等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汞、金、铂等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8.【答案】D
【解析】胆矾为CuSO4·5H2O,冶炼得到Cu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铁的化合物,炼铁也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项错误;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分析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1Cu2?2S+0O220Cu+?4S?2O2,反应过程中Cu、S、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S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可知,当1 mol O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电子6 mol;SO2催化氧化可得SO3,SO3被水吸收可得H2SO4。
10.【答案】B
【解析】A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是新能源,正确;B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就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错误;C项,从图示分析,甲烷在温和条件下转化为低碳烯烃,控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正确;D项,让煤变成合成气,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正确。
11.【答案】D
【解析】A项,重油采用减压蒸馏是为了避免炭化结焦;B项,与裂解原理和目的无关;C项,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属于结构的重新调整;D项,石油的裂解是深度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取大量石油化工原料。作为合成原料的主要是气态烯烃,其中以乙烯量为最大,其次还有丙烯、丁二烯等。裂化产物中还有芳香烃的液态产品:苯、甲苯、二甲苯。
12.【答案】C
【解析】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
13.【答案】B
【解析】汽油中常添加四乙基铅,可防止由于爆震,则无铅汽油是用甲基叔丁基醚代替四乙基铅作抗震剂添加于汽油中。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利用潮汐发电是潮汐能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必须要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将海水经过蒸发制得氯化钠,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错误;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后,可以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生成氯气和金属镁,C正确;海水中含有的溴元素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要转化为溴单质,元素必然降价,要发生还原反应,即只经过物理变化不能从海水中得到溴单质,D错误。
16.【答案】C
【解析】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易被都是活泼金属。钙是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它对应的钙离子很难得电子被还原,钙离子的氧化性很弱。
17.【答案】B
【解析】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水蒸气等,其中人类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8.【答案】C
【解析】海水中含有Mg2+,加入Ca(OH)2可生成Mg(OH)2沉淀:Mg2++2OH-===Mg(OH)2↓,过滤可得到Mg(OH)2固体。再将Mg(OH)2转化为MgCl2,MgCl2熔点低,电解熔融MgCl2可得金属镁:MgCl2(熔融)Mg+Cl2↑,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19.【答案】C
【解析】对出现的污染问题及时治理属于环境治理的范畴,不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内涵。
20.【答案】D
【解析】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列入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HC)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21.【答案】(1)C (2)A (3)A 此法节约煤,成本低 (4)C
【解析】(1)在含硫的煤中加生石灰“固硫”的反应是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可见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2)易错选B。主要是不清楚哪一个反应是第一步“固硫”反应。
(3)有的学生误答石灰石粉末与含硫煤混合法更好。忽略了石灰石分解为氧化钙需消耗很高能量,浪费煤,使生产成本提高。
(4)易错选A、B或D。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应用已有知识来全面分析具体问题。把烟囱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土壤中施加石灰虽可中和酸雨造成的酸性,但不属于减少酸雨而采取的措施。
22.【答案】(1)2Br-+Cl2===Br2+2Cl- SO2+Br2+2H2O===H2SO4+2HBr
(2)ABC
(3)Br2 1
(4)Cl2>Br2>SO2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写出2Br-+Cl2===Br2+2Cl-,SO2+Br2+2H2O===2HBr+H2SO4;
(2)只从理论上考虑,NaOH具有强碱性,能吸收Br2,而Fe2+、SO具有还原性也能吸收Br2,但Br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充分吸收;
(3)Br2+SO2+2H2O===H2SO4+2HBr,该反应中氧化剂为Br2,还原剂为SO2,反应中每生成2 mol HBr,则消耗1 mol SO2;
(4)最后再向含H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Cl2,蒸馏得到Br2。经过上述反应过程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SO2。
23.【答案】(Ⅰ)3
(Ⅱ)(1)2NaAlO2+CO2+3H2O===Na2CO3+2Al(OH)3↓
Na2CO3+Ca(OH)2===CaCO3↓+2NaOH
(2)2O2--4e-===O2↑
(3)6.18
【解析】(Ⅰ)根据金属铝和酸以及和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
Al~3H+~Al3+~Al(OH)3,
Al~OH-~[Al(OH)4]-,Al3++3[Al(OH)4]-===4Al(OH)3↓,所以制备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铝消耗酸和碱最少的是方案3;
(Ⅱ)(1)向偏铝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即2NaAlO2+CO2+3H2O===Na2CO3+2Al(OH)3↓,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电解池中,阳极是惰性电极时,该极上是阴离子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O2--4e-===O2↑;
(3)根据铝土矿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55%,所以每生产3.4 t纯净的氧化铝,需铝土矿的质量:=6.18(t)。
24.【答案】(1)蒸发
(2)Cl2+2Br-===2Cl-+Br2 2
(3)C (4)Br2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海水通过蒸发得到浓缩海水。(2)步骤①是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3)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挥发性,故C项正确。(4)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氧化剂为溴单质;二氧化硫和溴蒸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应进行尾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