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信息的传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信息的传递》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0 19: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说明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方法[来
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价值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身边事
方法一:放映篮球比赛或其他体育、杂技等VCD片段。
方法二:由小故事或情境画面的形式开始,讲述一个神经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所表现出的症状,(如体操运动员桑兰事件)从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人体能够协调地完成各种活动,都是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完成的。
探究竟
1.放映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多媒体动画。(或者是挂图或模型。)
复习:头部的腔叫什么?里面容纳着什么器官?
说明:脊柱中央的空腔是椎管,里面容纳着脊髓,颅腔和椎管是相通的,脑和脊髓是相连的。
2.设计一个表格,分类记录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3.引导学生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装片。教师巡回指导。
为了表现神经元的形态,教师伸出整个手臂,掌心面向学生,五指张开,表示一个神经元。手指表示短而分枝多的树突,手臂为长而分枝少的轴突,手掌则为神经元细胞体。
教师启发引导,巡回指导。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要注意结合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想一想
神经元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传导兴奋的功能相适应?
学生仔细观看,融入情境之中,产生问题:
信息是靠什么传递的呢?
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颅腔,脑。脑发出的神经是脑神经,脊髓出的神经是脊神经。
学生设计表格并做记录(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分组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装片,对照课本图,分别指认它的各部分结构。
比较出神经元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联想出神经元的功能。
学生自学课本P74、75,
比较、归纳概念。收集相关资料。
以后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两部分。
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其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还有神经末梢,这些结构上的特点有利于神经元接受外界信息并传递信息。
(三)课堂小结
1.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来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2.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时练习》
七、教学反思
使用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