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一(下)识字6 古对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一(下)识字6 古对今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0 14: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哥,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教学难点】 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相反词语对对碰:古、今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在对子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吧。2.相关资料:对子:也就是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对,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3.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4.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5.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6.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7.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凉:“冫”两笔分别在横中线上下起笔;“口”的左竖在竖中线上。夕:短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收笔于横中线;横撇横短撇长,点收笔在田字格中心左下侧。香:上半部分舒展,盖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正对。8.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四、指导朗读1.自由读一读课文;2.朗读指导:这首对韵歌,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我们认读词语时,可以借助拼音自由读,把韵歌中的难读的词语读准确。然后关注第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方、凉、霜、阳、杨、香”的韵母都是“ang”这样读起来更有韵律,更美妙和谐。五、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对对子的乐趣。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导入:用摘苹果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二、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①“古今” “圆方”是意思相对的反义词。②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2)①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②想一想:这一小节中相对的词语有哪些?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③学习课文的形式写一小节对子。示例:对子歌前对后,左对右,陆地对天空,地北对天南。 上对下,来对去,青山对绿水,红花对绿叶。(3)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霞对夕阳。①前两句,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介绍了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②后两句,从天气角度向我们描写了一个和风细雨,朝霞艳,夕阳红的美丽景色。(4)①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②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和夕阳?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傍晚可以看到夕阳。③选一选:和“和风”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 ),和“细雨”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D )。A.微风 B.大风 C.狂风D.小雨 E.中雨 F.大雨(5)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①“桃、李”都是水果, “柳、杨”都是树木。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6)①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2.练一练,掌握课文内容。3.主题延伸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对子,收集一下你喜欢的对子,和同学们交流。示例:喜滋滋迎新年,笑盈盈辞旧岁。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三、本课小结1.课文主旨:课文以对对子的形式展开,描绘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也激发我们积累对子的兴趣。 2.本课小结: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让我们感受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对韵歌》。五、作业布置 你还知道哪些对子?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