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小马过河【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驼” 等13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坊”, 会写“愿、意”等 8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教学重点】 1.认识“棚、驼” 等13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坊”, 会写“愿、意”等 8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猜一动物)谜底:马今天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有关马的童话故事《小马过河》。2.相关链接:磨坊:磨坊有很多种 ,有风车磨坊,水磨坊,人力磨坊,畜牧磨坊,等……古时候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我国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麦黍等粮食脱壳、去皮时使用石碾子,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来回滚动达到碾轧脱壳的目的。以上这些原始的磨坊现在很少见了,农村现在都是用机械的。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3.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4.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5.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6.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7.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愿: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第二笔竖撇包住心字底。该:右边第三笔是撇折,第四笔撇穿插到左边言字旁下面。末笔是右点。刻:左宽右窄。最后一笔竖钩最上端比左边高,最下端比左边低。掉:第五笔宜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起笔重,收笔轻。8.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四、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五、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想,在动脑筋的基础上再试一试。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导入:用摘苹果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二、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读课文,说一说小马要帮妈妈做什么事?遇到了什么困难?(串珠问题1)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2)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3)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写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4)阅读方法解密:拟声词(5)我会选: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 ABC )A.面对小河拦住去路不知所措。B.老牛、松鼠的话,正好相反,不知该听谁的。C.离家已经很远,不知道该不该回去问妈妈。(6)小马是怎么过河的?(核心问题)(7)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描写小马过河的语句,说说小马遇到了谁?他们说了写什么?(串珠问题2)①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从小马对“牛伯伯、请”可以看出小马很懂礼貌。②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刚没小腿”可以看出,老牛是用自己的身高衡量的,在它看来,河水确实很浅。③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突然” 可以看出松鼠看到小马要过河很着急,急于要拦住它。④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a.“认真”可以看出 在松鼠看来,河水很深,松鼠还以“一个伙伴掉在河里淹死”为证,说明河水很深。b. 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浅的判断会截然不同?因为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刚没过它的小腿,它说的河水很浅,是符合自身实际的;而小松鼠个头矮小,河水是可能把它淹没的,所以他说水很深。(8)品味一下小马回家和妈妈对话的句子,说一说小马为什么回家找妈妈?(串珠问题3)①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难为情” 说明小马回家见到妈妈自己也不好意思。省略号表现了小马在回答妈妈的话时,吞吞吐吐。②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想过他们的话吗”是在引导小马学会自己思考。③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a.写出了小马的难为情。b.文中“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小马在回答妈妈的问题时吞吞吐吐,十分不好意思。④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a.这句写出了妈妈语重心长的教导。b.读读妈妈说的话,你明白妈妈的话包含哪些意思吗?妈妈的话意思是:一是对于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不要人云亦云;二是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要亲自试一试。(9)小马试验的结果为什么跟老牛和松鼠说的都不一样?(串珠问题4)①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a.小马过河后知道了水的深浅。b.为什么小马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又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因为小马比老牛矮,比松鼠高。虽然河水的深浅没有改变,但小马从水淹没自己的身体的位置,感觉到河水并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②拓展:如果小马再次遇到困难,他还会去找妈妈吗?示例:如果小马再次遇到困难,他不会再去找妈妈,而是动脑筋想办法。(10)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课后第2题)愿意 麦子 磨房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示例:小马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它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它去请教老牛伯伯,老牛伯伯说河水很浅,才没小腿,能蹚过去。小马回到小河边准备下水。突然,一只小松鼠拦住了它,并告诉它不能过河。小马吃惊地问:“河水很深吗?”小松鼠很认真地说是的,河水很深,还淹死他的一个同伴。小马跑回家难为情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教育它遇事要学会动脑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试一试。小马跑回了小河边小心地蹚过了河,原来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也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11)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课后第3题)◇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我来说一说:◇不同意。因为老牛长得比小马高,所以他说河水很浅,才没小腿;小松鼠说河水很深,淹死了它的同伴是因为小松鼠长得很小。它们两个都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说的,所以他们都没有说谎。◇同意。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就要学会多向别人请教。但是切记请教之后还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再来解决难题。◇同意。别人的经验可以供自己参考,但不一定可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分析。◇不同意。有些问题很危险,就不能自己尝试,而是要请教别人,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12)练一练,掌握课文内容。2.主题延伸学习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今后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示例:要多向别人请教,再根据实际情况动脑筋,自己做出判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最好亲自试一试。3.一课一法一练:正确使用拟声词①本文几处使用拟声词,“哗哗地”写了河水的声音,“嗒嗒嗒”是小马跑动时发出的声音,突出了此时小马的愉快心情。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细心倾听,注意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拟声词。还把事物相近并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归纳起来,方便在写话时恰当地使用。②举例:泉水“叮咚”、雷声“隆隆”、大雨“哗哗”③练一练:写一写下大雨的情景,注意合理使用上面的拟声词:“隆隆”“哗哗”。示例:“隆隆”的雷声刚过,雨就变大了,大得连对面的教学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这场大雨就像在天地之间挂上了一道大瀑布。雨“哗哗”地下着。由于当时吹南风,所以南面的走廊都被大雨笼罩了。许多人被这狂风暴雨吓到了,逃进了教室。三、本课小结1.课文主旨: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到事情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2.本课小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使我们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启发了我们做事要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努力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四、结构图示出示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复述故事。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我想我能行》。六、作业布置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和你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吧。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