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灾害之地震及防灾减灾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质灾害之地震及防灾减灾课件(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0 15: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地质灾害之
地震与防灾减灾

2008.5.12
汶川
8.0级地震
2008年5月20日,四川德阳。
不满7岁的冯尹艺在父亲冯强的新坟头前痛哭
*
截至2008年5月17号的16点整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地震种类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诱发地震??
90%以上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活动1
岩层在地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承受限度时,岩层便断裂或错位,
使累积的能量急剧释放, 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思考:岩层会如何断裂或错位?


*
活动2
分析地震的分布
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①地震多发地——板块交界:
中国地震多发地在哪?其位置有何共同特征?

①地震多发地——板块交界:
②地震多发地——板块内部: 的活动断裂上。
东非大裂谷

中国处在两大地震带附近,且大陆内部也有断裂带,所以地震多发。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大洋海岭地震带
2017.8.8
超微震<1级 1级≤弱震<3级 3级≤ 有感地震<4.5级 4.5级≤ 中强震<6级
8级≤强震<7级 大地震≥7级 巨大地震≥8级
震级:
地震波释放能量的大小
1995年日本坂神7.2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相当于
1 000枚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汶川县死亡 15941人,成都市死亡4276人。
地震时某地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思考:成都伤亡比汶川小的主要原因?
地震烈度: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等震线





思考:地震烈度(地震时某地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
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汶川地震:
震级8.0级,震源深度14千米,是一次浅源地震。
破坏巨大。
/等烈度线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形、地质、建筑物差异等→影响地震烈度。
活动3
讨论地震的危害




类比旱灾的危害图,结合资料及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地震带来的危害。(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用图示展示你们组的推测。)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地震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运用综合思维,全面地分析地理问题。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汶川地震遗址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北川断裂带:地表破裂240公里,有的地方出现4米至7米的错开量。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地震令山体不稳 + 暴雨 → 汶川发生泥石流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地震引发滑坡→ 岩石堵截河谷→汶川地震堰塞湖
印尼2004.12.26地震引发海啸,造成22.6万人死亡

讨论地震的危害
活动3
印尼2018.9.28发生7.4级地震,这场地震和海啸造成2000多人死亡。
普通公众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政府领导
科技人员

结合所学及各自知识储备,从不同人员角度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周福霖:
国际减震学会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结合所学及各自知识储备,从不同人员角度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科技人员、政府领导、普通公众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形、地质、建筑物差异等→影响地震烈度。
*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地动仪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野外地震观测
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震波形
→地震预警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立)研发,该所利用汶川地震余震资源,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研究。

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
提前28秒
提前71秒
提前3 秒,伤亡可减14%
提前10秒,伤亡可减39%
提前20秒,伤亡可减63%
城市建设要尽可能避开活动断层
不安全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1993年周福霖院士设计的我国第一栋橡胶支座隔震房屋,位于广东汕头。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国家地震台站分布图
区域地震台站分布图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无锡市滨湖区充山村84号附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求,学校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同学们要认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活动4
分析地震的防灾减灾手段
家庭防震避难袋:
思考: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室内……?在室外……?




室内避震
“伏而待定”
室外避震
尽量到开阔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地震
技术层面
政府层面
公众层面
洪灾
旱灾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



震后日本民众有序应对
*
楼道里避难的日本民众,自觉坐在两边
?仙台市民躲避地震,主动让出主车道
震后通讯中断,市民排队打电话报平安。
戴上备用头盔躲在框架家具内避震

面对地震,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日本防震救灾的经验
1.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用立法指导防震救灾
2.注重建筑质量
日本建筑建造时,都按抗8级地震的标准而来。建筑物抗震标准由《建筑基准法》和《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严格规定。
3.定期进行地震防灾演练,完善避难措施和场所,提高防震意识 ,家家户户有应急袋
日本在各县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或储备点,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及时就地发放,保证灾民的生活必需。
4.政府防震救灾能力强,培养专业人才
日本在每个具体区域内,都设置了专业防震救灾人才和救灾物资储备地
5.地震科研实力强,实时通知全国
面对地震,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日本灾害救援队

成立时间 2001年4月27日 1987年6月
人????员 480人 1540人
组成部分 中国地震局地震专家、
解放军某工程部队、
武警总医院医疗救护人员 日本警察局、
日本海岸警备队、火灾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