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品读故事 领悟道理 寓言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篇幅简短,往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寓言故事就像一面镜子,不但内容有趣,而且还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两则寓言故事,看看你能从中学到什么。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则寓言故事。(难点)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难点)寓 言二 则亡 羊 补 牢羊 圈钻 进叼 走街 坊后 悔从 此焦 急筋 疲 力 尽喘 气一 截小羊吃草组词:造句:结构:独体字部首:亠笔画:3笔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死亡 逃亡 灭亡 伤亡惨重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宀笔画:7笔顺:我要牢记老师对我的教诲。牢固 牢记 牢房 牢不可破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钅笔画:10笔顺:工人叔叔在刻苦钻研技术。钻研 钻探 刁钻 钻木取火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又笔画:4笔顺:对于别人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劝说 规劝 劝诫 好言相劝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厶笔画:6笔顺:我把作业本弄丢了。丢脸 丢失 丢下 丢三落四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口笔画:7笔顺:老师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诚实。告诉 告别 告诫 告老还乡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笔画:12笔顺:大卡车上装满了钢筋。筋骨 钢筋 脑筋 筋疲力尽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疒笔画:10笔顺:连续工作好几天,他感到很疲惫。疲劳 疲惫 疲倦 乐此不疲亡羊补牢劝告筋疲力尽明白禾苗 钻 井队里有几位刻苦钻 研技术的工程师。巴望后悔发现懊悔发觉盼望明白糊涂结实松散窟窿:小孔,洞穴。后悔:事后懊悔。[造句]他们的狗把我的裤子咬了个窟窿。[造句]你现在不努力学习,迟早会有后悔那一天。巴望:非常盼望。劝告: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造句]小姑娘一直巴望着能早点见到爸爸。[造句]老师总是温柔地给予我指导和劝告。结结实实:结实,坚固耐用。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造句]他把行李捆扎得结结实实的。[造句]星期天我们去爬山,晚上回来已经筋疲力尽了。《亡羊补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什么故事?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可以分角色朗读本文。街坊的语言,要读出劝慰关心的语气,语调平和;养羊人的语言,语气是懈怠的,语调下滑。 一个养羊人________,街坊劝他______,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__________,这才_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_堵上,把_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什么故事?修羊圈丢了羊没有又丢了羊后悔窟窿羊圈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着急关心不以为然 街坊好心相劝,养羊人却不听劝告,结果又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又做了什么事?第一次丢羊: 养羊人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从中你得到怎样的感悟?第二次丢羊:满不在乎后悔、赶紧修补再次丢羊再没丢羊 我们做错了事情要知错就改,决不能一错再错下去。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亡羊补牢起因:圈破羊丢经过不听劝告再次丢羊后悔结果:修补羊圈,知错就改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课件22张PPT。《揠苗助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说说“揠苗助长”讲了什么故事?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这篇课文时,要抓住“巴望、焦急”等词语,读出那个人希望禾苗长得快些的急切心情;抓住“精疲力尽”等词语,读出那个人劳动的辛苦。 说说“揠苗助长”讲了什么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要自己的禾苗_________,就把禾苗一棵一棵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长得快些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由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人急切地心情。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这个人万分焦急的心情。 焦急的他最后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帮助禾苗长高?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揠苗助长、费劲气力 他的方法有效吗?劳累了一天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因为禾苗的根被拔高了吸收不到营养所以才会枯死。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学习完这两则寓言,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揠苗助长》:应该遵循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强加外力,强加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学习完这两则寓言,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亡羊补牢》:一个人做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学习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你一定有一些话想对故事中的养羊人和种田人说吧!把你想说的和同学交流一下。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揠苗助长起因:巴望禾苗长得快一些经过:一颗一颗往高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剑从船上掉入江中,船仍继续行驶,而宝剑则不会移动。像他这样寻找失剑,当然是白费力气。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 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亡羊补牢: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一个句子去掉了“赶紧”以后,养羊人修补羊圈的急切心情就不能表现出来,就不能表现出他及时改正错误的做法。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