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下地理 8.4澳大利亚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7下地理 8.4澳大利亚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0 14: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八章 东半球的其他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对七年级地理1~7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区域、国家的方法。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状态上看,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极强,便于开展活动,但探究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本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展开教学。




对于澳大利亚的区域特征,教材主要选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教材通过景观图片及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图案引出特有的古生物种类,然后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寻找解决的答案。第二,教材选择文字表述方式介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又利用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澳大利亚如何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第三,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能掌握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牧羊业、工矿业。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使学生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与他人交流,并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教学难点
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用地理学科的思维、方法、语言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工矿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
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相关地图的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澳大利亚之旅》
设问:我们刚才欣赏的这段视频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用英语怎么拼写?(Australia)这个单词的每一个字母都表示澳大利亚的一个特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新课讲授
【A—Animal动物】
思考题:观察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哪两种动物?
*百科名片—袋鼠*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大利亚人民视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大袋鼠的形象。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坐地,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是名副其实的跳高和跳远名将。
*百科名片—鸸鹋*鸸鹋(ér miáo) ,又叫澳洲鸵鸟,原产于澳洲,是现存世上除了驼鸟以外最大的鸟类,也是澳洲最大的本土鸟类。据考证,澳洲鸸鹋鸟与恐龙生长于同一个时期。足三趾,腿长善走。羽毛发育不全,多纤细垂羽,会游泳,但双翅退化,成鸟重达35至40公斤。其经济价值高,肉可食,皮可制皮革,羽毛可制高贵服饰。
承转:除了袋鼠和鸸鹋之外,澳大利亚还有哪些动物?
*百科名片—考拉*考拉又叫树袋熊、无尾熊、可拉熊 。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们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所以考拉取古代土著语言的意思为“没有水”(no drink)。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因为它可爱的样子所以被称为“童话中走出来的动物”。
*百科名片—琴鸟*琴鸟生活在澳大利亚东部桉树林中,雄琴鸟的羽毛非常美丽,十六根尾羽向前展开,形似一把七弦琴。不论是雄是雌,琴鸟都非常善于模仿各种自然及鸟类的声音,但雄鸟更强一些。雄大琴鸟为炫耀自己所占领地并吸引异性,常就地取材,用林地上的废物堆成小丘,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然后它自己在台上展尾开屏,大声鸣叫,载歌载舞。一只雄鸟要占方圆几百米的领地,这样的舞台它可以建上10多个,并轮流去表演一番。琴鸟不但美丽壮观,且能歌善舞。它不但能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还能学人间的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喷气声、斧头伐木声、修路碎石机声及领号人的喊叫声等。歌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合拍,是澳洲鸟类中最受人喜爱的珍禽之一。
思考题:澳大利亚的动物有怎样的特征?(古老性、特有性)
「合作探究一:从大陆漂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袋鼠、考拉这样古老而奇特的动物能够在澳大利亚存活至今?」
1. 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2. 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从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分析。)
3. 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这么多古老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U-unique唯一的】
1.图片展示:世界政治地图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2.自主学习:地理位置
(1)你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吗?
(2)图中A、B、C、D表示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分别是?
3.小组展示:字母A~J分别表示哪些地理事物?
A大洋:印度洋
B大洋:印度洋
C大洋:太平洋
D海:阿拉弗拉海
E海:塔斯曼海
F海湾:卡奔塔利亚湾
G海湾:大澳大利亚湾
H海峡:巴斯海峡
I半岛:约克角半岛
J岛屿:塔斯马尼亚岛
【S-Sheep绵羊】
图片展示:澳大利亚的绵羊
思考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拥有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获得了怎样的美称?
「合作探究二:澳大利亚的牧羊业」
1.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形成了哪三大牧羊带?
2.三大牧羊带中哪一个是质量最好的?说说你的理由。
3.三大牧羊带的分布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
「合作探究三:自然条件-地形」
1.澳大利亚的地形主要由那三部分构成?
2.澳大利亚的三大牧羊带主要分布在哪类地形上?
「小组展示:自然条件-气候」
思考题:请你根据细毛羊、半细毛羊、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的生活习性,找出适合它们生活的气候类型。
【Tra-Tramcar 矿车】
「合作探究三:坐在矿车山的国家」
1.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有怎样的特征?
2.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发展了采矿业,在采矿业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又发展了什么产业?
3.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有怎样的特征?这种分布特征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4.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li-Live居住—城市和人口】
思考题:
1.结合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说一说澳大利亚主要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2.你能介绍一下澳大利亚主要的城市吗?
【a…等着你去发现】
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国徽
学生了解袋鼠、鸸鹋、考拉、琴鸟的简介
学生阅读书本P67页的图片。
学生欣赏琴鸟的图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完成思考题。
学生观察世界政区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国土特征。
学生读图根据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
由小组组长统筹安排,找出全部的答案,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学生互相讨论,完成思考题。
学生读图互相讨论,完成思考题。
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图,完成思考题。
学生根据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P70文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完成思考题。
学生观察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图和城市分布图,完成思考题。
课堂小结
收获满满
A-Animal——“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动物种类繁多
U-Unique——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地理位置
S-Sheep——“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Tra-Tramcar——“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Li-Live——人口与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a——等待着你的新发现……
随歌谣学地理
独占大陆的国家,库克船长发现他;
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
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
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
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
煤铁资源储量大,三个美名传天下;
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候好安家;
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内容提纲,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齐读歌谣,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地理位置: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五、人口和城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