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下地理 9.2巴西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7下地理 9.2巴西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30 09:1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巴西
▊▎课标分析:
通过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作为刚进校一个学期的七年级学生,虽然在上学期已有了对地理的初步认识和了解。但是我校学生由于绝大部分为学校周边农民工子弟,学习行为不好,学习基础很差。所以很多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态度还不是很好,很多学生的思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认为地理是副科,从来不曾重视地理学科。故我认为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注重新课的导入形式,使学生对新课有很大的兴趣;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应太大;3、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4、加强知识的巩固训练。
▊▎设计理念: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3.知道巴西人口结构;
4.能利用地图册在巴西空白图上填写巴西邻国、临海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独特的拉丁文化的特点;
2.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3.通过对大量素材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生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导学重点:
1.巴西的地理位置;
2.巴西的人口结构。
▊▎导学难点:
巴西人口结构的构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悬导入
【展示图片】分别展示2010年世界杯、2008年、2012年奥运会图片,回忆这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
【提问】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展示相关图片)
【讲解】谈到巴西这个国家,你觉得哪些关键词和它有关系呢?
【提问】同学们,这些关键词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一起来检阅一下吧!
观察图片,引导得出结论。
学生将提前查阅整理好的资料分别展示。
联系客观事实,引入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巴西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导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
2、经纬度位置
3、邻国
【承转】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学习了这么多的国家和区域,按照惯例,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先知道它所在的地理位置。那么,我们就先来探究一下巴西的地理位置吧!
【图表】展示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世界十大面积大国”和图“世界十大人口大国”。
【思考】1、巴西所在的大致地理位置;
2、巴西面积居世界第几位?
3、巴西人口居世界第几位?
【讲解】巴西面积851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总人口是1.7亿(2000年),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尼,也居世界第五位。
【图表】展示“巴西地图”。
【活动】分成三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
2、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
3、找出巴西大致的中轴经线;
4、找出巴西的主要邻国。
【讲解】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找出重要的纬线:赤道和南回归线。根据两条纬线可确定巴西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故可以说“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3、巴西大致的中轴经线为50°W,可确定巴西为西半球的国家;
4、巴西的邻国有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等。
【板书】西半球的拉丁美洲的热带大国
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学案完成活动
选派代表总结
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讲解
形成疑问,激发学生探求心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填图能力,小组探究能力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人种的特点和成因
2、巴西文化的多元色彩
【承转】刚才老师听见有同学说到有关巴西的关键词还有一个是“混血人种”,那究竟是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巴西的第二个内容。
【板书】二、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巴西古今人种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及造成大量混血种人社会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环境对民俗的重要影响。
【补充材料】多媒体阅读材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并让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同学作一些介绍,使学生知道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以及古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
【活动】展示“卞卡一家”图,
并让一名学生扮演卞卡,介绍“卞卡一家”的血统情况。
【思考】同桌相互讨论:
1、卞卡一家人的人种构成与我们的家庭有什么不同?
2、卞卡一家由哪些人种构成?
3、卞卡的家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种?
【讲解】1、我们的家庭都是单一的黄种人,而卞卡一家人的人种构成是复杂的。
2、卞卡一家的人中构成是巴西混血种人社会的写照。卞卡的爸爸是黑白混血种人,卞卡的妈妈是巴西原住民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爸爸妈妈结婚生下的卞卡,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黑白混血种人约占巴西人口的40%,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3、卞卡的祖父原是非洲黑人,祖母原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阅读P83课文)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进行历史追溯——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白种人殖民者、来自非洲的黑种人奴隶,以及原住民印第安黄种人之间的广泛通婚,形成了大量混血种人。
【承转】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活动】展示课本P83图9.17“巴西文化举例”,完成活动第一题。鼠标依次点击出三张图,让学生分别总结图中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并说出每一项活动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讲解】1、现代足球源于英国,但在巴西发扬光大;
2、在花车上欢跳桑巴舞,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非洲的鼓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3、巴西的狂欢节,源于欧洲,节日活动内容融合了欧洲文化(播放视频)。
【活动】P84活动第2题,分组活动思考:
1、你是通过什么认识巴西的?
2、巴西的文化对巴西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3、不同文化的融合对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讲解)
【提出疑问】为什么其他大洲的文体活动会出现在巴西?
【讲解】15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生产资料和巨额财富或货币资金。因此,西方殖民者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种植园的创建、金银矿的开发,殖民主义国家把美洲作为巨额财富的来源地和矿产基地。为了让大量的劳动力来到种植园和矿山中劳动,西方殖民者把目光转移到了贫瘠而落后的非洲。最早掳掠、贩卖黑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19世纪以后,殖民统治者又以招工的形式使亚洲的华人、日本人、印度人来此谋生。数百年来,白人、黑人、印第安人通婚生育,形成了现在复杂的种族构成。随着殖民者(白人)和奴隶(黑人)等的到来,欧洲与非洲等地的文化也流传到拉丁美洲,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美文化。
【结论】现代巴西的人种、文化是受殖民统治影响的结果。同时让学生明确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的缩影。在此了解的不仅是巴西,而实际上也间接地了解了拉丁美洲复杂的种族构成和文化特色。
学生阅读多媒体展示的补充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相关问题。
学生扮演卞卡,讲解“卞卡一家”的血统情况。
学生思考、讨论疑问
学生阅读课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完成学案相关问题。
学生听取讲解,配合老师一起小结。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请三位同学完成活动。
增加学生对巴西的了解
增加对巴西人种的了解
大致了解巴西人种构成的原因
大致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原因
三、课堂小结:
导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复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内容: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经纬度位置
二、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巴西的人种特点
2、巴西文化的多元色彩
【总结】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确定一下有关巴西的关键词吧!可能有些同学的关键词我们现在不能确定,那是因为后面将还有两节课的时间继续学习巴西。
【布置作业】通过对本节课的探讨,同学们对巴西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对巴西写一篇感想。
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关键词:拉丁美洲、热带大国、混血种人、足球、狂欢节、桑巴舞等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牢记于心
回归课前导入
课后巩固学习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