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罗浮宫
1.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通过视频、作品、人文图片的欣赏与评述,学习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
3. 激发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兴趣,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多元的文化修养。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方雕塑、绘画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难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3教学准备
(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
(教师)课件、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PPT出示巴黎罗浮宫外景图片。
师:有谁知道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是哪?你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吗?
生:回答。
2.揭题。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的好,这个就是著名的罗浮宫。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浮宫,去了解一下那有什么吸引人们的地方。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了解。
⑴ 整体欣赏。
对罗浮宫整体建筑进行简单的讲解。(地理位置、建造时间、结构等)。
也可以请学生来讲讲他对罗浮宫的具体了解。
⑵ 玻璃金字塔。
师: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对罗浮宫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浮宫。首先是它的入口部分。谁能告诉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师:广场中央的玻璃金字塔,是著名美藉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独特设计,也是极富争议性的建筑计划。(玻璃金字塔入口各个角度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的欣赏,让学生对罗浮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在图片欣赏中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罗浮宫“三宝”。
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解了入口部分,那么在罗浮宫里到底藏了哪些宝贝呢,它的镇宫之宝到底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师:对了,这三件就是罗浮宫的顶级宝贝,那么现在谁能来当下解说员,为我们简单的来介绍一下呢?解说要求:作品名称、作者(无从考证的可以不说)、艺术特点、关于作品的趣事等。
生:表达。
师:大家解说的都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详细的去了解一下这三件宝贝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时了解学生所关心、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在下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介绍、讲解。
(1)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①整体欣赏。
教师提问:她有哪些过人之处能在罗浮宫四十万件藏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罗浮宫“三宝”之一呢?(线条优美、形态自然流利、充满动感等)
生:表达。
师:对,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的好。那么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选择战舰作为胜利女神的底座呢?
师生:小亚细亚的统治者为纪念一次海战中大败敌国舰队而创作的。 原安放在萨莫德拉克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
②局部欣赏。
欣赏雕塑的各个细节部位:衣褶部分、全身、翅膀。
教师总结:薄纱般迎风飞扬的衣裙,腾空向上、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着如鹰翅般雄健而硕大的羽翼,显示了雕刻家令人惊叹的艺术造型技巧,他仿佛赋予了石头以活的生命。
罗丹曾经这样赞美过“这简直是真的肌肉,抚摸她可以感到体温的。”
③造型解说。
师:雕塑呈现一个怎样的状态站立着?(三角形)
师:从侧面看,萨莫德拉克胜利女神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加强了前进的姿势。
④作品总结。
师:胜利女神从天而降,飞立船头,上身呈前倾姿势,似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昂扬气势,无可阻挡的感人力量,无疑这是胜利和成功的最好诠释。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①师:蒙娜丽莎的身世之谜?
师生互动。
师:有人说达·芬奇面部线条与画中人面部线条“惊人相似”,以此得出结论:这是达·芬奇的自画像。
②局部介绍。
嘴——神秘的、永恒的、自信的、乐观的 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微笑。
透视——近大远小、焦点透视。
色彩——达芬奇的独门技法:明暗渐进法。
手——这双手被称为美术界最美丽的手。
③总结:《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话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去了解更多关于《蒙娜丽莎》的资料。
(3)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
师:你觉得维纳斯美在哪里?(神态、体形……)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美在哪?
维纳斯之美——神态美,从容自信智慧的脸庞毫无矫揉做作之感,反映了当时古希腊妇女一种健康的审美追求。
维纳斯之美——身躯的曲线美。
维纳斯之美——体态美。
“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例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师:你认为她的断臂在做什么?
插入小游戏:请学生上台来模仿一下维纳斯手臂还在时的站姿。并说一说为什么你觉得是这样的。
让我们来尝试复原维纳斯。(播放图片)这些复原的维纳斯与断臂的维纳斯相比,会更美吗?
生:评论。
师总结:维纳斯美在哪儿?神态美、曲线美、体态美、残缺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树立了永恒美的标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从整体(提出问题)到局部(局部分析,解决问题)再到整体(整体欣赏,总结)的欣赏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这一个环节中大概的了解罗浮宫的“三宝”。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3.罗浮宫其他藏品欣赏。
(1)《自由领导人民》
师:罗浮宫内除了这“三宝”以外还有很多的精彩的藏品。比如说德拉克洛瓦为了纪念“七月革命”所画的《自由领导人民》。那么老师这里呢有一段视频,先请同学观看一下。 播放视频,然后出示《自由领导人民》并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
《自由领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的“七月革命”。画面上所展示的是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中间是象征自由的自由女神。整幅画气势磅礴,色彩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师:你觉得绘画和影视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有什么不同?
进一步欣赏三角形构图:稳定,向上。
(2)《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取材于罗马时代的悲剧故事。三兄弟在接受宝剑时宣誓的场景。左右形成强烈的对比。
(3)其余藏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