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2
滑轮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交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2.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0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70
N
B.100
N
C.105N
D.110N
3.如图3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G1=60
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的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3
N
B.6
N
C.11
N
D.22
N
4.如图4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分别施加F1和F2的拉力,在相同时间内将相同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轮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绳的
C.甲、乙两滑轮组均属于费力的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5.如图5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
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6.如图6所示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个滑轮中属于定滑轮是
;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
_N。
7.某实验小组研究滑轮的特点时按如图7所示安装,该滑轮是
_滑轮;测得物体重10N,让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
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
F2
F3;这说明使用这种滑轮
省力(填“能”或“不能”),
_改变力的方向(填
“能”或“不能”)。
8.如图8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F1、F2的大小关系是F1__
F2(填“>
”或“=”
“<”)。
9.如图9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甲图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_N,乙图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
_
N。
10.如图12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的重力大小为
N,滑轮上升的速度为
m/s。
11.如图13所示,AB为水平轻质杠杆,0为支点,A0:0B=4:1,G1=150
N,G3=
160
N,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1通过细绳悬挂在A点,G2、G3、G4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悬挂于B点,G2恰好匀速下降,此时地面对物体G1的支持力为50N,则G2受到的重力为
N,若用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拉动物体G4,使G2匀速上升,则力F的大小为
N
(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不计)
。
三、作图题(4分)
12.请在图10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最小的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13.小方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11所示。
(1)小方在测量钩码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测量钩码重力时,应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甲图所示,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簀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甲就等于钩码的重力大小。
(2)在探究定滑轮特点时,小方按照如乙图所示操作,觉得读数不太方便,于是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即弹簧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原因是
。
(3)在探究动滑轮特点时,小方按照如丙图所示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2
2.00
1.15
分析数据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其原因是
。
请给出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小方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改变
,而且费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二、填空题
6.
A
B
30
7.定
10
=
=
不能
能
8.乙
>
9.400
210
10.
5
0.1
11.
200
80
三、作图题
12.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3.(1)竖直
静止
(2)变小
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的作用
(3)动滑轮本身有重力
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省力
作用力的方向
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