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
课标: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
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分析并思考: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一)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和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繁荣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1.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手工业的发展③商业日趋活跃
铁器、牛耕的
出现与推广
私田增多
(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
私有制确立
经济基础变化
上层建筑?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2.政治:改革奴隶制度,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①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②封邑制→俸禄制
③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3.军事: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兼并战争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
4.思想:打破私学,“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为法家思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学思之窗】
当时兵家、法家为什么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
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各诸侯国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够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方。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管仲
李俚
吴起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与变法
探究学习: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实质是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战国变法 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
特点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实质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战国时期,诸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分析秦国的地理位置及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指出秦国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变法的必要性:
2.变法的可能性:
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改革是历史潮流的趋势(时代背景)
前期秦献公的改革,成效不大
有利条件:
历史机遇:
主观因素:
君主权力集中、贵族势力较弱、法家思想、尚武
三家分晋、士人追求建功立业
秦孝公发愤图强、重用商鞅
课堂小
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基础变动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动。频繁的战争成为改革的直接推动力,而思想文化的繁荣又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秦孝公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商鞅借助历史的大舞台进行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史料实证
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
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
史料实证
答案: (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2)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3)“平籴法”。
目的: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
(4)作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
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随堂测验
1.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C.发动者不同 D.性质不同
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3、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 )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C
C
D
随堂测验
4、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5、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国家是( )
A、晋国 B、魏国 C、卫国 D、秦国
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秦穆公 B、秦献公
C、秦孝公 D、秦王赢政
A
B
C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