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三(下)23 海底世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三(下)23 海底世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0 19:3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3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差”和“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和丰富物产的世界。3.在学文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能介绍一种事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在学文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整合信息,能介绍一种事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看图片:美妙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那奇异的世界吧!2.相关资料:海洋中的生物随不同深度水层的光线、温度、压力而垂直分布。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浅海区,阳光可直达海底,高水温促使该海区海洋生物繁茂。此水域植物以藻类和菌类为多,也生长一些海草。动物中以各种鱼虾蟹贝为主。200至1000米的水层称为海洋中层,海水在这里逐渐变成蔚蓝色或暗蓝色,光线、水温、压力都发生变化。微弱的亮光使生活在这一水层的鱼,眼睛特别大或向外突起,或自备发光器,如灯笼鱼、星光鱼之类。1000至4000米深处称半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没有风浪冲击,水温终年维持在摄氏度左右。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动物与海洋中层相比,大为减少仅有约150种。该层生活的鱼类,为适应黑暗环境,眼已渐退化变小,甚至成盲鱼。大多数鱼类靠发光捕食猎物。藻类植物在这里已经绝迹。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练一练。3.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4.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宁:注意宀的首笔点和第二笔点写法不同、横钩的横要长,丁字的横稍短。汪:氵的两点要小、一提要长,王字三横要匀称、中横稍短、下横要长、有力。攻:工字扁小、整体上拉,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整体要舒展。迅:首笔横稍短、上拉、转折时顿笔,弯钩呈弧形,里边横短竖稍长。铁:左右要紧凑,失字上窄下宽、首撇短小、中间一撇要长、捺收笔有力。5.理解词语。四、梳理结构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介绍海底世界的?串珠问题:(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的?(2)画出海底动物的名称及写其活动方法的句子。(3)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 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①作者以设问句开头有什么作用?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关注,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深思,起突出强调的作用。②用设问方法开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为引出下文做好了铺垫。(2)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设问的方法(3)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介绍海底世界的?(核心问题)(课后第1题)课文是从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的?( 串珠问题1) ①课文具体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一特点。a.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b.海底是有声音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c.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列举了海参、身子像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贝类这几种典型的动物,说明他们活动的方式的确不同。d.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e.海底有丰富的矿产。②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a.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波涛澎湃”和“宁静”看出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海底的宁静,说明了海很深。b.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达的更准确、真实地写出了大海的深度。c.阳光很难射进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i.把会发光的鱼比喻成星星,能激起想象,有了探索的欲望。ii.作者在写海底黑暗时为什么提那些会发光的鱼?一方面海底越深越黑暗,就更能体现会发光鱼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就能体现出海底的景色奇异这一特点。③海底是有声音的a.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衬托出海底的宁静。b.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非常多。c.积累:“窃窃私语”是AABC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姗姗来迟、井井有序、欣欣向荣、滔滔不绝、彬彬有礼。d.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4个打比方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子,用了3个拟声词,对海底动物的声音进行了具体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e.积累: “嗡嗡、啾啾、汪汪”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唧唧、喳喳、呱呱、喵喵、哞哞。f.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i.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中的动物在不同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ii.第二自然段写了海底很宁静,第三自然段又写有许多声音,这不互相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因为一方面以声衬静更显海底的宁静,另一方面是因为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太小了,无法打破海底的宁静。g.请你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些: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 的声音,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_,有的像__小羊一样咩咩_____,有的像__青蛙一样呱呱__。(5)画出海底动物的名称及写其活动方法的句子(串珠问题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是个中心句,点出来各种动物的活动方法不同。②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海参的速度很慢。③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说明这种鱼的速度很快。④阅读方法解密:品析作比较的方法⑤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写出了乌贼和章鱼的不同活动方式。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a.运用拟人的写出来贝类活动方法的与众不同。b.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吸盘鱼用吸盘附在鲨鱼的肚皮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水母依靠圆形伞体收缩喷出水流活动,也能通过触手摆动进行,还能通过水流使自身运动;深海鱼类通过鳍、身体摆动和鳃的喷水作用进行运动。(6)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串珠问题3)①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a.这也是个中心句,点出来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b.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写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也说明了种类也多种多样。c.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海藻的形态很多。你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海底植物的颜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光十色。②海底有丰富的矿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写出来海底物产丰富。(7)思考: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与第4、5、6自然段有什么关联?第2、3自然段侧重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如: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动,这就意味着海底有许多鱼;宁静中的各种声音,是各种动物在窃窃私语。可见海底奇异景象的形成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同样,丰富的物产也显示出景象的奇异,如:各种动物的不同活动方式、海底植物的多种色彩、海藻的大小悬殊等等,都使人有新奇之感。3.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对海底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一定有了极大的兴趣,赶快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索更多的海底世界的奥秘吧!4.习作方法: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能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本文的第2 自然段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中用数字说明了随着海洋的深度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水越深海底越黑暗越宁静;在第5 自然段中也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底不同藻类的特点。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我们对海底世界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练一练:请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物体的特点。三、本课小结1.课文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4)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四、结构图示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奇妙的海底世界》《我爱长江》六、作业布置作者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矿藏时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用这些说明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吗?解析: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时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介绍海底的矿藏时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