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朵杏花 2(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朵杏花 2(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8 1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进一步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情感目标:
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2.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整体感悟文字间的内在联系。对人物形象迅速准确的把握,对浸透其间的感情真切体会,对蕴含的道理深刻感受。
教学准备:
   1.发放《竺可桢的自然日记》阅读资料。
   2.发放《詹天佑》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 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