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1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通过观察原鸡进化以及学习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情况,能够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跟随老师的思路产生是什么导致生物进化思考。
2.人工选择
1859年,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以大量的事实证明生物是进化的,并且用他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2内容。
了解达尔文,自主阅读课本
阅读P32及P40内容,据图23-6原鸡和几个品种的鸡对比,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原鸡是各种鸡的祖先。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2.在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或动物的品种很多,你能说出几种吗?
仔细观察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的不同之处,根据对达尔文的了解和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3.自然选择
引导学生阅读P33-P34英国桦尺蛾数量变化内容,播放相关课件视频,据图23-7使学生对桦尺蛾的颜色数量变化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理解。据图23-8中的桦尺蛾数量变化表对比使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更科学直观的了解。引导回答下列问题:
1.从1890年到1960年,这个地区的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2.工厂长期排放黑烟对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加入树林里没有捕食桦尺蛾的小鸟,这两种桦尺蛾数量还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吗?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课件及视频。根据图23-7及23-8和老师提问的问题,对于桦尺蛾数量的变迁中产生的规律有良好的认识,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4.小结及作业
1.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
一书用他提出的自然选择的学说
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2.人工选择的启示: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3.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其内容包括a.过度繁殖b.生存竞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
总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由原来的心存疑问,转变为初步领会了解。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二、自然选择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过度繁殖
b.生存竞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