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拉花》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 郭嘉丽
课题:多彩的拉花
授课类型:设计.应用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
授课教师:郭嘉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用折、剪、卷、粘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拉花。
过程与方法:学会有规律的组合自己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在老师的示范和启发下,发挥想象力进行拉花装饰和再创造。
教学重点:根据示意图和老师的示范学习制作方法,根据拉花不同用途,设计出不同的拉花。
教学难点: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折叠后如何剪出有规律的拉花,以及有规律的组合体现出拉花的秩序美。
授课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课件:以鱼形拉花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见过拉花?(学生回答)
2.我们能用拉花做什么?(学生回答)
了解拉花的用途和特点,感受其装饰美感。
(出示课件多彩的拉花)
二、动手试一试
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思考)
1.都有什么样的拉花?(两分钟)
(学生思考:网状、螺旋形、宝塔形)
针对学生回答给予表扬鼓励。
2.请学生观察课件以及老师课前制作的拉花,与自己制作的拉花有什么不同之处,相比较哪一个更具有美感?鼓励学生动脑筋想想设计出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拉花。
(学生再次思考讨论,进行拉花装饰创新)
三、挑战各种不同形式的拉花
展示课件(三种不同形式的拉花)
提问学生哪一款最漂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课件展示第二款及第四款拉花的制作步骤以及最终效果。
教师再示范一步步演示。
难点提示:从纸的一边向对边交替着剪出等宽的平行线,不能剪断。
2.巡视课堂,了解、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解决教学难点)
3.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分组讨论,创造出样式不同的拉花。
四、拉花的组合
观看课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串连拉花的要点
1.造型有变化,不单一
2.颜色排列有规律
3.拉花组织,连接有规律
将小组中制作的拉花有规律的连接起来,要求:
1.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
2.结合多种形式粘贴、组合。
3.注意安全和卫生。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五、效果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佩戴在身上)
2.作品评价:小组学生互评
班级评价
颁发巧手奖、创新奖、合作奖。
六、教学板书
多彩的拉花
网状 螺旋形 宝塔形
折法:对边折 对角折
剪法:剪直线 剪曲线 剪波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