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欢乐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欢乐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10 22: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乐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音乐主题,增强音乐鉴赏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背唱《欢乐颂》主题。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背唱《欢乐颂》主题。
教学难点:分析音乐主题,增强音乐鉴赏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播放《欢乐颂》片段。
1、听到刚才的旋律,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可能有的同学知道这首《欢乐颂》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有的不清楚,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他就是《欢乐颂》的作者,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老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请看!我会给出不同的条件,我们就根据这不同的条件来猜猜看。
第一个条件:他是一位音乐家,出生于是1770年12月16日。
1782年——1792年是他创作的丰硕时期。有六首歌曲,三首前奏曲和钢琴奏鸣曲。两首小提琴曲,一首小步舞曲,一部康塔塔。
第二个条件: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81年——1787年谱写成的三首钢琴奏鸣曲。
老师:有没有同学猜到?那好,咱们继续看第三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他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爷爷是男低音歌手,歌剧作曲家和指挥家,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他曾因恋爱失意而烦恼,影响到肝脏,致使听觉失聪。1802年他意识到耳病无法治愈时,曾经打算自杀,但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终于克服了精神危机,写出了明朗的《第二交响曲》。
学生:贝多芬。
2、提问: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答: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答: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始终。这便是这部伟大的曲子所要歌颂的主题——欢乐,一个简单却又优美的旋律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分析作品
老师:首先,来看一下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学生:欢快的,高兴的。
老师:很好,它是个快板,全曲都体现了“欢乐”的主题。那么乐曲是什么调的?
学生:G大调。
老师:音乐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通俗易懂,节奏欢快流畅。
3、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课堂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板书设计:
欢乐颂
G大调 贝多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