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如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所示的航线,属于迪亚士的航行路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分)要了解15、16世纪的“商业革命”,可以寻找的史实有( )
①“草市”的形成②商品种类的增多③贸易中心转移④工业革命的开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分)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野蛮屠杀 B.推行不平等贸易
C.贩运黑人奴隶 D.开展圈地运动
4.(2分)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应该包括(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C.手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转入工业生产
5.(2分)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如图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2分)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国际标准时间的确定反映了( )
A.世界整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市场被美国主导
C.各国生产方式的趋向 D.钟表制造业统一标准
7.(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它开始的标志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C.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
D.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8.(2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新经济”。“新经济”主要发生于( )
A.里根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C.克林顿政府时期 D.杜鲁门政府时期
9.(2分)日本的林直道在《现在日本队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这种经济特征体现为( )
A.混合市场型 B.计划指导型 C.社会市场型 D.政府主导型
10.(2分)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世纪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他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有( )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②规定工时和工资,保护劳工权利
③缓解失业压力,实行以工代赈
④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分)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 )
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 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12.(2分)在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墨西哥 D.中国
13.(2分)人们之所以用“theGreatDepression”来形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因为这场经济危机( )
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④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解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14.(2分)某西方评论家称赞一位联邦德国政治家:“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近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这位政治家执政时期的经济措施不包括( )
A.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D.实行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
15.(2分)某国际组织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 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该组 织是( )
A. B.
C. D.
16.(2分)下列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的法案中,主要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的是( )
A.《联邦紧急救济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社会保险法》 D.《紧急银行法》
17.(2分)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 D.①②③④
18.(2分)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开创的心学,推进了理学的发展。下列名言,由这位思想家提出的是( )
A.“发明本心”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19.(2分)顾炎武以考据学著称于世。顾炎武注重对历史现实的揭示,但是他揭示历史真相和考订史料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衰之理。这反映出其思想实质( )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20.(2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思想符合其演变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存天理,灭人欲②克己复礼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21.(2分)《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 )
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
22.(2分)如图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改图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该图属于( )
A.风俗画 B.文人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
23.(2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
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
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24.(2分)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下列书法作品与其风格一致的是( )
A. B.
C. D.
25.(2分)词发展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下列与其风格相符的人物是( )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6.(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薛荣久《国际贸易》
材料二: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部分让渡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经济的联合……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30多个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组织。
材料三: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装进欧元区12国老百姓的钱袋里,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收回。到2002年3月1日,在欧元区12国有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货币,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中国于什么时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欧元于什么时候问世?并再例举一个区域集团组织。
27.(10分)因时而变是儒家思想演变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在策问中提出,“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将所由异术,所闻殊方与?”
﹣﹣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力戒“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弊,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改空谈为征实……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治学圭臬,注意考镜源流,不拘泥于旧注古训。
﹣﹣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
回答:
(1)针对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对策?采纳这一对策后,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用一个字概括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有人认为,“针砭时弊”是这一思潮时代精神的表现。黄宗羲的哪些思想主张可以印证这一观点?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下)开学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87年)。
达?伽马达?伽马 达?迦马率船队到达印度(1497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年)。
麦哲伦率船队实现环球航行(1519﹣1522年。
综上所述,故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①商业革命是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的。“草市”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②商品种类的增多是商业革命的内容之一。
③贸易中心转移也是商业革命的表现。
④工业革命的开展是在18世纪开始的。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具体考查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的主要方式。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发生在欧洲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农民的掠夺,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并无圈地运动。排除A、B、C三项。
故选:D。
4.【分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等。
【解答】A.海外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和资本,与题意不符,排除。
B.圈地运动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产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
C.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排除。
D.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它国家,影响整个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不是条件,符合题意。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对“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理解,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可知,强调的是科技发明主要源自工匠的经验,这是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可知,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开始真正结合,这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②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①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题干要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B项正确。
故选:B。
6.【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主要考查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形成。
【解答】通过材料“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标准时正是世界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反映,故A正确;
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B.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故B项正确;
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标准化生产;
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故选:B。
8.【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经济政策调整。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克林顿政府的执政时间和政策分析新经济出现的原因。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处于克林顿政府时期,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并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美国出现新经济,故C项正确。
A项是20世纪80年代,排除。
B项是20世纪60年代,排除。
D项是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排除。
故选:C。
9.【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故D正确。
混合市场经济是英国的,故排除A。
计划指导型经济是法国的,故排除B。
社会市场经济是德国的,排除C。
故选:D。
10.【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规定工时和工资,保护劳工权利;缓解失业压力,实行以工代赈,故①②③正确;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农业生产,故④错误。
故选:A。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美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解答】根据题干“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可知,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故答案选B。
该政策是适当增税,A项错误;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
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赤字问题,D项错误。
故选:B。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美自贸区,要求学生结合北美自贸区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A.美国是发达国家。
B.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
C.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贸区,其中的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
D.中国不是北美自贸区的成员。
故选:C。
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①范围广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征。
②时间长也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征。
③破坏性大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④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解体是错误的表述。
故选:C。
14.【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的经济政策调整。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得出该政治家是阿登纳,然后结合阿登纳的经济措施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政治家是阿登纳。他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联邦德国等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在他的领导之下,德国在政治上从一个成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经济上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通过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不符合阿登纳的经济措施,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太经合组织,要求学生结合亚太经合组织的原则,宗旨和标志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实行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承认多样化和开放性,应该是指太经合组织,选项是北美自贸区。
B.选项是欧盟的旗帜。
C.选项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
D.选项是世贸组织的标志。
故选:C。
16.【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题的关键是“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主要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的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正确;
AC属于社会保障,排除;
D是对金融业的调整,排除。
故选:B。
17.【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解答】①由“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中体现,故①正确;
②④可由“共同但区别的责任、联合国气候大会”中体现,故②④正确;
“金砖四国”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整个题干也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的问题,故③排除。
故选:B。
18.【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主要考查陆九渊的思想。
【解答】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提出发明本心的心学思想,故A正确;
B出自《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排除;
C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排除;
D是庄子的齐物思想,排除。
故选:A。
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衰之理”。
【解答】AB材料中明显没有体现,排除;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求科学之真,排除C;
材料“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衰之理”体现了顾炎武对历史,对生活实际的探究,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正确。
故选:D。
20.【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思想的时间。
【解答】①“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思想主张,②“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主张,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思想,④“循天下之公”是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思想,因而按演变过程排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A。
21.【分析】本题以《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百家争鸣相关知识,需要结合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墨家思想主张分析,注意解读材料。
【解答】依据材料“□□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可知,该流派主张仁义,这是儒家思想;“□□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可知,该流派旨在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逍遥的生活,这是道家思想;“□□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可知,该流派主张法治,这是法家思想;“□□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可知,该流派主张兼爱,这是墨家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故选:B。
2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如其胸中蟠郁也”的主旨,得出该绘画强调借物抒情,这是文人画的特点。
【解答】依据材料“如其胸中蟠郁也”可知,说明这幅画袭的意图在于表现画家的忧郁心境,体现出“以形写神”的特征,即通过外形的描绘来传递画家的精神意问蕴,这是文人画的特征,故B项正确。
A项涉及的是市井生活和商品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
CD两项项均突出答强调形象的描绘,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3.【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
【解答】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故A错误;
王祯改进了木活字,故B错误;
《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故C错误;
D表述符合史实,故D正确。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信息“行书”,结合选项绘画作品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行书”,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小篆,排除。
B项是楷书,排除。
C项是行书,正确。
D项是草书,排除。
故选:C。
2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婉约词派”。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永属于婉约词派的代表,与李清照风格相符,故A正确。
B、C属于豪放词派的代表,D是元杂剧作家,均不符合。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6.【分析】(1)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考查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3)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主要考查欧元的问世及区域集团化组织。
【解答】(1)通过材料一世界贸易组织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材料二“30多个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可以概括得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2)基本原则通过材料“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给予他们国民待遇”结合所学知识,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来回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是在2001年。
(3)欧元问世的时间通过材料“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装进欧元区12国老百姓的钱袋里”可这是在2002年。世界区域集团组织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列举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故答案为:
(1)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2)原则: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加入:2001年。
(3)时间:2002年。
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27.【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针对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的对策以及采纳这一对策后,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以及黄宗羲体现针砭时弊的思想主张。需要掌握董仲舒思想的背景和内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黄宗羲思想的内容。
【解答】(1)第一小问的对策,依据材料一“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将所由异术,所闻殊方与”,结合董仲舒的思想内容可知,对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小问的措施,结合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可知,措施有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2)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改空谈为征实…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治学圭臬,注意考镜源流,不拘泥于旧注古训”可以得出特点是实。第二小问的思想主张,结合黄宗羲的思想内容可知,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呼吁限制君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故答案为:
(1)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统一思想”等亦可)。
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2)特征:实。
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呼吁限制君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