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1 09: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 在图6.25中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2. 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3. 说说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
4. 联系生活,了解“黄土风情”。
文明的摇篮

阅读课本P24—P25图文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位置和范围
长 城
秦 岭
太 行 山
乌鞘岭
甘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 西
山 西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1.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
看课本P78图说话
湿润区

湿润

半干


干 旱 区


过渡
湿润、半湿润区
半干旱、干旱区
二.文明的摇篮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的陵园,每年清明节,这里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
在光辉的延安时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和真实、广泛、深记得的民主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黄土风情
窑洞
直立性,不易崩塌
干燥,容易开挖
信天游
歌腔高亢悠长
民俗文化

秦腔 是陕西
最具代表性
的戏曲,被
人称为“中
国戏曲的鼻
祖”。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高原的地貌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林
黄土柱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的形成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3、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2、过度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农作物产量下降。
2、沟谷扩张,耕地减少
3、向黄河输送泥沙,影响河道整治和防洪。
4、减少居住地
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是什么?
成功的经验:
1)治理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开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C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等
D
练一练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B
D
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与______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C
6.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 )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大量迁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
C.停止在黄土高原上开采煤矿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世界各地速生树木、花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