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炼 10.全国II卷选做题—人物评说(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炼 10.全国II卷选做题—人物评说(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1 10:54:43

文档简介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Ⅱ卷选做题—中外人物评说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Ⅱ卷·47)[历史——进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成。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2.(2018·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3.(2017·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最新模拟】
1.(2020年陕西省质量检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赵复,字仁甫,宋末元初德安(夸湖北安陆)人。赵复一到燕都,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全部抄录给姚枢。赵复的名声也随之在燕都传扬开来,以致“学子从者百余人”。赵复回燕都,讲授理学,使身居相位的杨惟中听了也深受启迪,开始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惟中与姚枢筹划,建立了太极书院和周子祠,“收集伊洛诸书,载送燕都”;“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杨惟中等选拔“俊秀之有器度者为道学生”,接受赵复等儒师的教育。赵复在太极书院讲学日久,声誉日增,河北一带,“游其门者将百人,多选材其间”。赵复于教书讲学以外,还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师友图》等,但都未能流传下来,从《元史》中可以看出,《传道图》主要是叙述从伏羲、神农、尧、舜、禹到孔子、颜回、孟子,再从孔孟直到宋代的周程张朱这一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实际上是一部经学发展史。
——摘编自吴志根《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者赵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复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复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2. (2020陕西省咸阳市模拟46)(15 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国勋章”。其中一位就是30年末回家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当时34岁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重要成员,科研人员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初,64岁的黄旭华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航试验,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最终,“404”艇抵达水下极限深度,成功完成预定的深潜试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的主要贡献。(6分)
3.(2020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作霖(1875—1928),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做过土匪、马贼;后接受改编,成为地方政府倚重的军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先后为俄军、日军效力,逐渐壮大队伍。以支持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为筹码,逐渐掌握东北大权。主政东北时,财政力量雄厚,军力强盛,空军在全国首屈一指,海军在国内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张作霖所办的东北大学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国内著名学者和名流,如梁漱溟、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到东北大学任教。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张作霖对革命党人、军阀能拉则拉,能打则打,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向上;一生与俄国、日本既合作又斗争,终因对日本不屈服,而被炸死。
——摘编自余世存《东北王张作霖》
(1)根据材料,概括张作霖的主要活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作霖上述活动进行评价。(6分)
4.(2020重庆市南开中学质量检测46)(17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年)清末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言:“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1813年,龚自珍在《明良论》中第一次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所涉为官之道,入仕之规,治国之策等。他指出,腐败的原因首先在于皇帝视臣下如犬马、奴才,使大臣不知廉耻,只知以言词取媚君上。因此,政事日坏,人才日鲜就是必然的了。龚自珍虽吮吸的是乾嘉汉学浓都的空气,但封建末世的社会危机感和挽救这种危机的责任感,使他毅然离弃和抨击脱离现实的考据汉学和宋明理学,指斥“著书只为稻粱谋”,“至竟虫鱼了一生”的迁腐学风。对于董仲舒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指出“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建议根据钦天监中历来彗星运行的记录档案研究其规律,撰成一书,“可以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矣”。龚自珍在揭露和抨击衰世弊政和士林风气的同时,还大声疾呼,“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奈之何不思更法?”他把一切寄托于希望出现的圣君身上,以劝说皇帝自动改革。但是究竟怎样改革,他却找不出明确的答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龚自珍的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背景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5.(2020陕西省商洛市期末检测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03年6月8日、9日,维新派在《中外日报》上发表《革命驳议》,反对革命。章士钊针对性地发表《驳<革命驳议>》批判维新派的错误主张,与之论战,倡言革命的必要性,他对维新派主张改良的理由一一进行了驳斥。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之后对该报进行大改良,使其排满革命倾向更为明显。章士钊在《苏报》发表《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驳革命驳议》等文章与保皇派划清了界限,《苏报》成为革命派的舆论阵地。在《苏报》被查封之后,章士钊复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国民日日报》,该报因具有激进的排满革命言论而被称为“苏报第二”。他还以《国民日日报》在上海昌寿里的编辑部为据点,从事筹组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章士钊担任了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的副会长,还参与过暗杀清廷政要王之春的革命活动,尽管章士钊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多为外围及保障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担任革命活动的主要领导人,但他的革命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
——摘编自刘小卫《章士钊革命思想研究(1902-1907年)》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章士钊的主要社会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初章士钊社会活动的意义。(9分)
6.(2020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三中月考17)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国内政治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都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了一个可信任、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虽然赞同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但他并不是自由主义思想或代议制政府的拥护者。他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报纸及其他出版物。他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他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他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有效统治国家”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违背启蒙思想精神的做法有哪些?据此分析拿破仑政权的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7.(2020吉林市第三次调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伍连德(1879—1960)近代中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出生于马拉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1905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8年任天津陆军学堂帮办。1910年10月,哈尔滨暴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每日死者众多。日俄两国以护侨为名,妄图主持东北的防疫事务,借机侵犯我国主权。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哈尔滨,主持防疫事务。12月,伍连德通过对一位患者遗体的解剖,确定了此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新疾病——肺鼠疫。由于肺鼠疫在当时并无特效药,故隔离成为解决疫病的有效办法。他将疫情重灾区划分为4个区,一旦发现有人患病,立即送医,并且将家属隔离。针对鼠疫通过飞沫传播的特点,他特意改进了加厚口罩进行防护,并大力推广。最终,在他的努力下,1911年3月,这场肆虐东北,造成六万多人死亡的大鼠疫终于被扑灭。
——摘编自李元《回顾伍连德对中国防疫事业的贡献》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伍连德应对东北鼠疫疫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评价伍连德在抗击东北鼠疫疫情中所做的贡献。
8.(2020年哈尔滨市调研17)材料 张伯苓,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中国近代体育开拓者。幼年体弱,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后,对拳击、击剑、足球等西方体育项目均有系统学习,身体逐渐强壮。
甲午战争中,作为一位实习军官,目睹了中国海军体质虚弱、萎靡不振的状态。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他选择脱离海军,矢志以教育来改造国家。从1904年开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起,便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1908年,前往伦敦第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回国后,积极传播奥运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张伯苓任主要负责人。随后,全国各地体育活动大量开展并开始形成规模,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推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参奥资格。1949年,婉拒蒋介石赴台邀请,选择留守大陆。
——摘鹅自《张伯苓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并指出其重视体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伯等的体育实践活动。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Ⅱ卷选做题—中外人物评说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Ⅱ卷·47)[历史——进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成。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解析】(1)由材料“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得出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由材料“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得出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材料“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得出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由材料“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得出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2.(2018·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3.(2017·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答案】(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解析】(1)据材料,由“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可得道德品行高尚;由“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可得天资聪颖,领悟力强;由“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得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由“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可得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据材料“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可得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据材料“汉代以后”结合所学可得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据材料“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可得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最新模拟】
1.(2020年陕西省质量检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赵复,字仁甫,宋末元初德安(夸湖北安陆)人。赵复一到燕都,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全部抄录给姚枢。赵复的名声也随之在燕都传扬开来,以致“学子从者百余人”。赵复回燕都,讲授理学,使身居相位的杨惟中听了也深受启迪,开始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惟中与姚枢筹划,建立了太极书院和周子祠,“收集伊洛诸书,载送燕都”;“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杨惟中等选拔“俊秀之有器度者为道学生”,接受赵复等儒师的教育。赵复在太极书院讲学日久,声誉日增,河北一带,“游其门者将百人,多选材其间”。赵复于教书讲学以外,还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师友图》等,但都未能流传下来,从《元史》中可以看出,《传道图》主要是叙述从伏羲、神农、尧、舜、禹到孔子、颜回、孟子,再从孔孟直到宋代的周程张朱这一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实际上是一部经学发展史。
——摘编自吴志根《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者赵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复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复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答案】(1)历史功绩:促进理学在北方的推广;推动了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促进元朝教育的发展;总结经学的发展史。(1点2分,3点6分)
(2)原因:统治者的支持;书院教育的发展;个人的研究整理;宋朝理学的发展。(1点3分,3点9分)
【解析】(1)据材料“赵复回燕都,讲授理学….. 赵复在太极书院讲学日久,声誉日增,河北一带,‘游其门者将百人,多选材其间’”可知促进理学在北方的推广;据材料“使身居相位的杨惟中听了也深受启迪,开始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材料中所述赵复的讲学经历可知,推动了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据材料“杨惟中与姚枢筹划,建立了太极书院和周子祠……杨惟中等选拔‘俊秀之有器度者为道学生’,接受赵复等儒师的教育”可知促进元朝教育的发展;据材料“再从孔孟直到宋代的周程张朱这一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实际上是一部经学发展史”可知总结经学的发展史。
(2)据材料“使身居相位的杨惟中听了也深受启迪”可知统治者的支持;据材料“杨惟中与姚枢筹划,建立了太极书院和周子祠”可知书院教育的发展;据材料“赵复于教书讲学以外,还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师友图》等”可知个人的研究整理;据所学宋明理学的知识可知宋朝理学的发展。
2. (2020陕西省咸阳市模拟46)(15 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国勋章”。其中一位就是30年末回家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当时34岁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重要成员,科研人员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初,64岁的黄旭华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航试验,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最终,“404”艇抵达水下极限深度,成功完成预定的深潜试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的主要贡献。(6分)
【答案】(1)背景:冷战;朝鲜战争结束;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紧张;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中国经济、技术落后。(9分)
(2)贡献: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黄旭华无怨无悔的奉献爱国精神、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潜心钻研的专注精神等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6分)
【解析】(1)根据材料“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美苏“冷战”可以得出冷战;结合50年代(中美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可以得出朝鲜战争结束;结合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得出美国遏制中国;结合1958年中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中苏关系紧张;结合核潜艇研制目的及其与国防科技建设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结合当时中国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以得出中国经济、技术落后。
(2)根据材料“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结合对我国国防事业的作用可以得出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64岁的黄旭华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航试验”,结合以黄旭华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给我们留下的奉献爱国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可以得出黄旭华无怨无悔的奉献爱国精神、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潜心钻研的专注精神等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3.(2020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作霖(1875—1928),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做过土匪、马贼;后接受改编,成为地方政府倚重的军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先后为俄军、日军效力,逐渐壮大队伍。以支持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为筹码,逐渐掌握东北大权。主政东北时,财政力量雄厚,军力强盛,空军在全国首屈一指,海军在国内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张作霖所办的东北大学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国内著名学者和名流,如梁漱溟、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到东北大学任教。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张作霖对革命党人、军阀能拉则拉,能打则打,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向上;一生与俄国、日本既合作又斗争,终因对日本不屈服,而被炸死。
——摘编自余世存《东北王张作霖》
(1)根据材料,概括张作霖的主要活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作霖上述活动进行评价。(6分)
【答案】(1)利用日俄战争壮大实力,投机国内政局掌握东北实权;致力于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曾镇压革命势力;后成为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不屈服于日本的侵略意图。(9分)
(2)稳定了东北局势,促进了东北的建设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俄国、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但镇压革命势力是其一生的污点。(6分)
【解析】(1)据材料“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先后为俄军、日军效力,逐渐壮大队伍”“以支持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为筹码,逐渐掌握东北大权”可得利用日俄战争壮大实力,投机国内政局掌握东北实权;据材料“财政力量雄厚”“空军在全国首屈一指,海军在国内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张作霖所办的东北大学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可得致力于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据材料“张作霖对革命党人、军阀能拉则拉,能打则打,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向上”可得曾镇压革命势力;据材料“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可得成为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据材料“终因对日本不屈服,而被炸死”可得不屈服于日本的侵略意图。
(2)据材料“主政东北时,财政力量雄厚,军力强盛”“张作霖所办的东北大学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结合张作霖对东北局势的作用可得稳定了东北局势,促进了东北的建设和发展;据材料“一生与俄国、日本既合作又斗争,终因对日本不屈服,而被炸死”可得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俄国、日本对东北的侵略;据材料“张作霖对革命党人、军阀能拉则拉,能打则打,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向上”可得镇压革命势力是其一生的污点。
4.(2020重庆市南开中学质量检测46)(17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年)清末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言:“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1813年,龚自珍在《明良论》中第一次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所涉为官之道,入仕之规,治国之策等。他指出,腐败的原因首先在于皇帝视臣下如犬马、奴才,使大臣不知廉耻,只知以言词取媚君上。因此,政事日坏,人才日鲜就是必然的了。龚自珍虽吮吸的是乾嘉汉学浓都的空气,但封建末世的社会危机感和挽救这种危机的责任感,使他毅然离弃和抨击脱离现实的考据汉学和宋明理学,指斥“著书只为稻粱谋”,“至竟虫鱼了一生”的迁腐学风。对于董仲舒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指出“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建议根据钦天监中历来彗星运行的记录档案研究其规律,撰成一书,“可以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矣”。龚自珍在揭露和抨击衰世弊政和士林风气的同时,还大声疾呼,“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奈之何不思更法?”他把一切寄托于希望出现的圣君身上,以劝说皇帝自动改革。但是究竟怎样改革,他却找不出明确的答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龚自珍的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背景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答案】(1)主张:揭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经世致用;批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抨击迷信和神秘观念;主张改革。
(2)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时,龚自珍的思想主张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又对新思想的萌发和后世资产阶级思想有启迪作用;但是受到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思想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也没有提出社会进步的改革方案。
【解析】(1)根据材料“他指出,腐败的原因首先在于皇帝视臣下如犬马、奴才,使大臣不知廉耻”“毅然离弃和抨击脱离现实的考据汉学和宋明理学,指斥‘著书只为稻粱谋’,‘至竟虫鱼了一生’的迁腐学风。对于董仲舒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指出‘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建议根据钦天监中历来彗星运行的记录档案研究其规律‘可以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矣,劝说皇帝自动改革’”从揭露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天人感应学说、抨击迷信观念、主张改革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但封建末世的社会危机感和挽救这种危机的责任感”“他把一切寄托于希望出现的圣君身上”“他把一切寄托于希望出现的圣君身上”结合龚自珍所处的时代特征、思想主张、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5.(2020陕西省商洛市期末检测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03年6月8日、9日,维新派在《中外日报》上发表《革命驳议》,反对革命。章士钊针对性地发表《驳<革命驳议>》批判维新派的错误主张,与之论战,倡言革命的必要性,他对维新派主张改良的理由一一进行了驳斥。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之后对该报进行大改良,使其排满革命倾向更为明显。章士钊在《苏报》发表《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驳革命驳议》等文章与保皇派划清了界限,《苏报》成为革命派的舆论阵地。在《苏报》被查封之后,章士钊复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国民日日报》,该报因具有激进的排满革命言论而被称为“苏报第二”。他还以《国民日日报》在上海昌寿里的编辑部为据点,从事筹组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章士钊担任了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的副会长,还参与过暗杀清廷政要王之春的革命活动,尽管章士钊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多为外围及保障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担任革命活动的主要领导人,但他的革命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
——摘编自刘小卫《章士钊革命思想研究(1902-1907年)》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章士钊的主要社会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初章士钊社会活动的意义。(9分)
【答案】(1)社会活动:与维新派论战,反对维新,倡导革命;改革《苏报》、创办《国民日日报》等,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参与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6分)
(2)意义:章士钊反清革命理论的宣传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提高了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为辛亥革命做了前期舆论宣传工作,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兴起。(9分)
【解析】(1)据材料“发表《驳<革命驳议>》批判维新派的错误主张,与之论战”“倡言革命的必要性”可得与维新派论战,反对维新,倡导革命;据材料“担任《苏报》主笔之后对该报进行大改良,使其排满革命倾向更为明显”“创办了《国民日日报》,该报因具有激进的排满革命言论而被称为‘苏报第二’”可得改革《苏报》、创办《国民日日报》等,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据材料“从事筹组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等可得参与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
(2)据材料“章士钊针对性地发表《驳<革命驳议>》批判维新派的错误主张”,结合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可得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据材料“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之后对该报进行大改良,使其排满革命倾向更为明显”“《苏报》成为革命派的舆论阵地”,结合他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指引可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提高了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据材料“从事筹组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多为外围及保障方面的工作”,结合辛亥革命爆发的思想和组织基础可得为辛亥革命做了前期舆论宣传工作,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兴起。
6.(2020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三中月考17)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国内政治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都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了一个可信任、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虽然赞同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但他并不是自由主义思想或代议制政府的拥护者。他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报纸及其他出版物。他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他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他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有效统治国家”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违背启蒙思想精神的做法有哪些?据此分析拿破仑政权的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1)影响: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树立了拿破仑的威望。
(2)做法:限制言论自由;建立秘密警察制度;操纵公共舆论;破坏选举制度。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3)认识: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规律,才会推动历史发展进程。
【解析】(1)影响:根据“有效地统治了国家”得出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根据“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得出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根据“向他欢呼”得出树立了拿破仑的威望。
(2)做法:根据“限制言论自由”得出限制言论自由;根据“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得出建立秘密警察制度;根据“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得出操纵公共舆论;根据“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得出破坏选举制度。实质:根据“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实行独裁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政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3)认识: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规律,才会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等角度分析总结。
7.(2020吉林市第三次调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伍连德(1879—1960)近代中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出生于马拉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1905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8年任天津陆军学堂帮办。1910年10月,哈尔滨暴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每日死者众多。日俄两国以护侨为名,妄图主持东北的防疫事务,借机侵犯我国主权。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哈尔滨,主持防疫事务。12月,伍连德通过对一位患者遗体的解剖,确定了此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新疾病——肺鼠疫。由于肺鼠疫在当时并无特效药,故隔离成为解决疫病的有效办法。他将疫情重灾区划分为4个区,一旦发现有人患病,立即送医,并且将家属隔离。针对鼠疫通过飞沫传播的特点,他特意改进了加厚口罩进行防护,并大力推广。最终,在他的努力下,1911年3月,这场肆虐东北,造成六万多人死亡的大鼠疫终于被扑灭。
——摘编自李元《回顾伍连德对中国防疫事业的贡献》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伍连德应对东北鼠疫疫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评价伍连德在抗击东北鼠疫疫情中所做的贡献。
【答案】(1)确定病原体,命名新疾病;建立隔离区,控制传染源;改进防疫用具,切断传播途径。
(2)扑灭了鼠疫,维护人民的健康,挽救了众多生命;挫败了帝国主义借助疫情干涉我国内政的企图,维护了国家主权;其抗击疫情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有助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临危受命,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反映出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伍连德通过对一位患者遗体的解剖,确定了此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新疾病——肺鼠疫”可知,伍连德确定病原体,命名新疾病;根据材料“他将疫情重灾区划分为4个区,一旦发现有人患病,立即送医,并且将家属隔离”可得建立隔离区,控制传染源;根据“他特意改进了加厚口罩进行防护,并大力推广”可得改进防疫用具,切断传播途径。
(2)贡献:根据材料“在他的努力下,1911年3月,这场肆虐东北,造成六万多人死亡的大鼠疫终于被扑灭”可得扑灭了鼠疫,维护人民的健康,挽救了众多生命;根据材料“日俄两国以护侨为名,妄图主持东北的防疫事务,借机侵犯我国主权”并结合伍连德抑制疫情可知,挫败了帝国主义借助疫情干涉我国内政的企图,维护了国家主权;根据材料可知,伍连德在疫情中采取的隔离等措施积累的抗击疫情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有助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哈尔滨,主持防疫事务”可知,伍连德临危受命,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反映出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8.(2020年哈尔滨市调研17)材料 张伯苓,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中国近代体育开拓者。幼年体弱,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后,对拳击、击剑、足球等西方体育项目均有系统学习,身体逐渐强壮。
甲午战争中,作为一位实习军官,目睹了中国海军体质虚弱、萎靡不振的状态。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他选择脱离海军,矢志以教育来改造国家。从1904年开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起,便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1908年,前往伦敦第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回国后,积极传播奥运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张伯苓任主要负责人。随后,全国各地体育活动大量开展并开始形成规模,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推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参奥资格。1949年,婉拒蒋介石赴台邀请,选择留守大陆。
——摘鹅自《张伯苓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并指出其重视体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伯等的体育实践活动。
【答案】(1)体育思想:三育并进体育为先;重视学校体育;国家发展与体育发展相联系。
原因:个人通过体有体质增强;甲午战争中的经历;民族危机立志教育救国。
(2)评价:推动了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推动了中国奥运的起步。
【解析】(1)体育思想:根据材料“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可归纳出三育并进体育为先;根据材料“强我种族,体育为先”可归纳出重视学校体育;根据材料“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可归纳出国家发展与体育发展相联系。原因:根据材料“对拳击、击剑、足球等西方体育项目均有系统学习,身体逐渐强壮”可归纳出个人通过体有体质增强;根据材料“目睹了中国海军体质虚弱、萎靡不振的状态”可归纳出甲午战争中的经历;根据材料“矢志以教育来改造国家”可归纳出民族危机立志教育救国。
(2)评价:结合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及体育活动可知,关于评价可从推动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和推动中国奥运的起步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