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书法鼻祖——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
208年),字通古,生于楚国上蔡,官拜
秦国左丞相,亦是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刻石》《琅琊台刻
石》等。李斯师从荀子,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
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
毁民间的兵器,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
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参与制定了
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李斯政治主张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铁血丈夫——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
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
堂,1907年前往日本留学,入庆应大
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
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二、背景回眸
《谏逐客书》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
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
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
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
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王不要逐客。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与妻书》
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
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
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
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
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
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他和妻子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拓展链接】
一、文体知识
1.《谏逐客书》题解
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的称呼。
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书:指上书,同“疏”,奏疏,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种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如李陵的《答苏武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2.《与妻书》题解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书信。 二、名家点评
1.《谏逐客书》
苏轼: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归有光:李斯用秦,机、云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哉?
王夫之:秦政、李斯以破封建为万世罪,而贾谊以诸侯王之大为汉痛哭,亦何以异于孤秦。 毛泽东:孟夫子一派主张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先法后王。
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鼻祖。 2.《与妻书》
当代诗人顾甫涛:“这是一篇唱出人民心声、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千秋名作。”(《绝笔传千秋 忠爱树丰碑——林觉民的<与妻书>赏析》)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卢斯飞:“数十年来一直传诵人口、激动人心,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中富有魅力的一页。”(《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赵景云:“全篇以质朴的语言,直抒心声,体现了英雄本色和儿女情长的和谐统一。”(《英雄本色、儿女情长——林觉民<与妻书>赏析》)
【初读任务】
1.阅读《谏逐客书》,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
矣。
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
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
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
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相悖的。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2.阅读《与妻书》,请同学们谈一下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是怀着悲痛而又复杂的感情来写这封信的,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但为了国家、民族,最终选择了离开妻子,投身革命。【审美鉴赏】
《谏逐客书》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1.为什么说文章最后一段总收了全文?【明确】最后一段总收全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收结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收结文章第一自然段;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几句照应第三自然段,概括了全文的论述中心;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最后两句不仅收束,而且发展了全文的主旨。即进一步点明了驱逐客卿的要害,也击中了秦王的要害。2.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3.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明确】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逐客非但不能统一天下,反而要造成秦国的危亡,这一结论切中了秦王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欲望的问题。《与妻书》
1.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点拨】三件事。(1)夫妻间就“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来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2)对月影之下诉真情的回忆,说明自己是真的不能忘记妻子。
(3)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将要失去丈夫的沉重的悲痛,未能将起义的事告诉妻子。2.如何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所体现的爱情与大义?【点拨】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爱妻子一人延展到爱普天下之劳苦大众的博爱情怀,体现了烈士追求自由、民主、博爱的革命理想。作者慷慨激昂的正气,除了得益于烈士对天下博大的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外,还得益于对妻子的绵绵深情。作者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陈述祖国、人民的义理时,并不回避儿女私情,也不掩藏与亲人永别时流出的眼泪;而述说夫妻情怀时,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和祖国命运的关切。3.文中多处运用典故,请找出来并说明使用这些典故的好处。【点拨】【综合素养实践】
1.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注重积累,更要总结规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下面的活动。
(1)找出《谏逐客书》《与妻书》这两课的通假字,写出其中的本字。并说一说本字与其通假字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接纳,属于古字引申)
②而陛下说之(“说”同“悦”,喜悦,高兴,属于古字引申)
③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合纵,属于同音假借)
④几家能彀(“彀”同“够”, 属于同音假借)(2)找出《谏逐客书》《与妻书》两课中含有“为”的例句,分别解释它们的用法,并说一下你判断该词的词性以及用法的根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窃以为过矣(动词,认为,和“以”构成词语
“以为”)
②西蜀丹青不为采(动词,作为,主语是“西蜀丹青”,
宾语是“采”,所以“为”必定是动词,做谓语)
③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判断动词,是,这是一个判断句,
判断动词“为”)﹒﹒﹒④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介词,给,替,“为”引出宾语
“天下人”)
⑤虽不谓吾言为是(动词,是抽主干得知)﹒﹒2.《与妻书》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语言浅近平易,使用了杂有白话成分的通俗文
言,如“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泪珠和笔
墨齐下”“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有不解处,望
请其指教”等,都同白话很接近;书信中运用反复,不断
抒情言志,创设了书信感人的语言氛围。②信中结构相
仿的语句出现了多次。如,“吾至爱汝”“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又如,“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反复出现的语句使情感表达愈益深入。3.赏析《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
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
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
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已矣。”这形象地说明
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
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力。 (2)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
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
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
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
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
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4.《谏逐客书》《与妻书》两文在写作上都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式,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感情充溢。请揣摩并模仿两篇文章中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一段文字。要求:150字左右,使用排比或比喻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示例二:珍爱生命,就是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地创造价值,让生命以高度的自由在这个世界上放飞;珍爱生命,就是要珍爱家庭和爱情,让疲惫的心灵在爱情的家园得以休息,让在人生之旅中长途跋涉的身体在爱情的港湾里获得给养;珍爱生命,就是要珍爱生命河流中的那一泓清泉,让友情成为我们生命沃土上的一块绿洲。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一
在 《人民报》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5分钟 45分)
一、语言应用(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很多大学生职业梦想由起初的追求高远演变成浅尝辄止。不断追梦的过程中,可以有所改变,但不断跳槽可能白白耗费时间。
②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③“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让高雅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贴近百姓,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⑤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⑥决战脱贫攻坚,没有终南捷径,中国已经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里蹚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解析】选C。①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学问等不做深入研究。不能和“梦想”搭配。②豁然开朗:由昏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形容突然明白了某种道理而心情十分舒畅。在句中与主语“马路”不搭配,不合语境。③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符合语境。④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符合语境。⑤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不合语境,可改为“心不在焉”。⑥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管党治党规律的科学总结,对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减少灾害损失,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灾害的防控和预测作用,加大投入,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于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
【解析】选B。A项,结构混乱,“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可改为“围绕高考”或“以高考为目标”。C项,语序不当,“防控”应与“预测”交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任务”一词。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请您放心,我一定尽快玉成此事,确保贵校的教工食堂能够顺利开张。
B.余自河东负箧而来,蒙恩师不弃,忝列门下,亲聆教诲,倏忽二十载矣!
C.衷心祝愿你们夫妻二人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永结秦晋之好。
D.家君七十寿辰恰逢重阳佳节,贤弟于菜根香酒店略备薄酒,恭请兄长驾临。
【解析】选B。A项,“玉成”,是别人成全自己。C项,“秦晋之好”是结成婚姻,此句夫妻已结成婚姻。D项,“贤弟”,敬辞,是别人对自己的称呼。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的问题。(3分)
“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由此可见:因为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能实现;因为不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不能实现:因为目标没能实现,所以一定没沉下心来抓落实;不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也可能实现。可以说,抓落实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
①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也不一定能实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审读句①,分析其病句类型。句①是对“因为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能实现”的修改。“因为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能实现”这句话是强加因果。修改后的句子,是否定这种因果关系。材料中“因为目标没能实现,所以一定没沉下心来抓落实”这句因果关系推断也不对,依照例句,改为“目标没能实现,不一定没沉下心来抓落实”。“不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也可能实现”一句前后之间关系推断不对,因为不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一定不能实现。
答案:②目标没能实现,不一定没沉下心来抓落实。③不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一定不能实现。
5.(2019·大连高一检测)下面是某校汉字书写大赛获得市中学生冠军后县科教体局向其拟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惊闻你校在全市第四届汉字书写大赛中痛击对手,勇获冠军,展现了我县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县赢得了荣誉!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为我县素质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
(5)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惊闻 欣闻 (2)你校 贵校 (3)痛击对手 战胜对手 (4)务必 希望 (5)添砖加瓦 再谱新篇
6.下面是餐厨垃圾厌氧能源化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餐厨垃圾经固液分离后,按固相和液相分别处理;液相部分进行油水分离,油脂可制成生物柴油,污水再进行污水治理;固相部分经挤压过滤、油脂分离后,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氢气,用于生活,工业燃料,沼渣做有机肥料或填埋。
二、阅读鉴赏(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大学励志演讲
俞敏洪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怎么样,你都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了,你就有了开始往前走的基础。
我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上来就给他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
有的时候,我会试一下,我说:“同学,所有你想要的工作这都没有了,但是我现在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不愿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那我扫吧。实际上,他在拒绝打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两个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间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好,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再让你打扫两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都打扫干净以后,我肯定不会让你打扫八个卫生间了,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地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时,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你想,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如果你又干得雷厉风行,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读完了MBA,你回来,你不当新东方的总裁,谁当?
我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很难为情,为什么呢?穿着破军大衣,到北大校园去贴广告,那是一副什么悲惨样儿?而我自己,原来我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走进教室给北大学生上课的。但是,我要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关口,我就没有创业的心态,我就不会把北大老师的面子拿掉。
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能成功,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作忍辱负重的能力。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你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你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在路上被一辆自行车轧了一下,你奋起反击,结果一不小心,你的鼻梁骨被打断了,最后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你的生命就被医院消灭了一个月。但是如果倒过来说,这是小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你就告诉他,对不起,把路给你挡了,对方再蛮横无理,他还能揍你吗?还能打你吗?他马上就会说是我不好,对不起。于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就化解掉了。韩信就是因为钻人家的裤裆,最后才帮刘邦打下了天下。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在此基础上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面临找不到工作的考验的时候,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个就是得失,你失去某个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
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我有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能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事业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说你想流就能流过去的,其实这里面要具备一种精神,这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时候退步或者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上面的泥沙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会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7.下列有关演讲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所以只要有工作就去做,从打扫卫生开始,这样你就能够走向成功了。
B.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工资待遇低的不愿做,职位差的不愿做,恨不得上来就有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上来就当总经理。
C.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候,就要学会忍受,忍辱负重是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D.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所以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E.这篇演讲,有的放矢,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在朴实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中,寄寓着作者对大学毕业生的深切厚望,让人们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解析】选AD。A项,说法过于绝对,作者说的“打扫卫生”是代指最基础的、最低微的工作,并非就是打扫卫生;另外,从打扫卫生开始,也未必就能够走向成功。 D项,忽略了“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
8.作者说人一定要有水的精神,请概括水的精神具体指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远大的理想。②不畏艰险,知难而进,冲破障碍。③不断积蓄能量,持之以恒,等待时机。④能及时洗净自己,扔掉泥沙,奔向海洋。
9.第四段作者讲述自己开始创办新东方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证明人不能眼高手低,要勇于从最基本的做起,踏踏实实,不畏艰辛,逐步走向成功。②为下文阐述要学会忍受做铺垫,更进一步阐述实现理想,还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学会忍受。③自身的经历使观点更加真实可信,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0.从这篇演讲中,你能看出俞敏洪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俞敏洪是一个有追求、肯付出、善忍受的人,他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辛,脚踏实地,不达目的不回头。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